一、夏威夷群岛的成因是什么岛
奥比斯山是盾状火山,由流动性高的玄武岩质熔岩长期喷发累积而成,造成平缓的坡度,类似地球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
由于火星没有板块运动,火山底下的热点能维持固定,使火山持续累积熔岩而增高,而地球由于有板块运动则会形成火山岛链,如夏威夷-帝王岛链。奥林帕斯山形成于亚马逊纪早期,尚未观察到进行中的火山活动。
二、夏威夷群岛按成因属于什么岛屿
夏威夷火山地处在太平洋的中部,它的成因是属于海底板块张裂岩浆喷发形成熔岩物质堆积,是火山岛。在火山喷发不断累积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初是在海洋面底下看不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喷发物质不断的增多,火山不断增高而高于海面而形成了夏威夷群岛。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喷发而形成。
三、夏威夷群岛物种丰富原因
1、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 人类能在短期内把山头削平、令河流改道,百年内使全球森林减少50%,这种毁灭性的干预导致的环境突变,导致许多物种失去相依为命、赖以为生的家——生境,沦落到灭绝的境地,而且这种事态仍在持续着。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67%的物种遭受生境丧失、退化与破碎的威胁。
2、过度开发:在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中,有37%的物种是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许多野生动物因被做为“皮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灭顶之灾。象的牙、犀的角、虎的皮、熊的胆、鸟的羽、海龟的蛋、海豹的油、藏羚羊的绒……更多更多的是野生动物的肉,无不成为人类待价而沽的商品,大肆捕杀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就是为了食用鲸油和生产宠物食品;惨忍地捕鲨,这种已进化4亿年之久的软骨鱼类被割鳍后抛弃,只是为品尝鱼翅这道所谓的美食。
3、盲目引种:人类盲目引种对濒危、稀有脊椎动物的威胁程度达19%,对岛屿物种则是致命的。公元400年,波利尼西亚人进入夏威夷,并引入鼠、犬、猪,使该地半数的鸟类(44种)灭绝了。1778年,欧洲人又带来了猫、马、牛、山羊,新种类的鼠及鸟病,加上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又使17种本地特有鸟灭绝了。人们引进猫鼬是为了对付以前错误引入的鼠类,不料,却将岛上不会飞的秧鸡吃绝了。
4、环境污染:人类为了经济目的,急功近利地向自然界施放有毒物质的行为不胜枚举:化工产品、汽车尾气、工业废水、有毒金属、原油泻漏、固体垃圾、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甚至海洋中军事及船舶的噪音污染都在干扰着鲸类的通讯行为和取食能力。温度的增高、紫外光的强化,栖息地的分割、化学物质横溢,已使蝉噪蛙鸣成为儿时的记忆。与其它因素不同,污染对物种的影响是微妙的、积累的、慢性的致生物于死地的“软刀子”,危害程度与生境丧失不相上下。
四、夏威夷群岛的成因是什么
1、夏威夷群岛的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热带气候等。
2、夏威夷群岛的气候成因:周边的海洋有缓冲作用。夏威夷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地区。可以细分很多亚带亚区,整体来说夏威夷群岛更接近亚热带气候而不是热带气候,因为周边的海洋有缓冲作用。
全年的气温变化不大,没有季节之分,2、3月最冷,8、9月最热,一年四季气温在14-32℃,通常情况下,从10月到次年4月雨量最大,随时可能下雨。旅游旺季是从12月中旬开始到复活节以及6月中旬到9月初。扩展资料:自然地理:夏威夷群岛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包括8个大岛和124个小岛,绵延2450千米,形成新月形岛链。夏威夷岛为最大岛,岛上有2座活火山。气候终年温和宜人,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各地差异悬殊,森林覆盖率近50%。
本州是由十九个主要的岛屿及珊瑚礁所组成,位于中部太平洋。夏威夷州主要产业包括旅游业、国防工业和农业。
欧胡岛南岸的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内最大军港;州府檀香山是夏州工商业中心。
五、夏威夷群岛的重要性
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夏威夷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并不炎热,四季如春,雨量丰富,阳光充足,林木茂盛,各种热带植物争奇斗艳。夏威夷属于海岛型气候,终年有季风调节,每年温度约在摄氏26度至31度。
六、夏威夷群岛形成的原因
海岭又称海脊,有时也称“海底山脉”。狭长延绵的大洋底部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高出两侧海底可达3-4km。位于大洋中央部分的海岭,称中央海岭,或称大洋中脊。
海岭和海沟的区别:海岭由地幔物质(岩浆)喷出海底堆积而形成,下一次喷发的岩浆会把上一次的物质向两侧推移。故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年轻。属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而海沟是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相遇,由于大洋地壳的密度比大陆地壳要大,故大洋地壳向下附冲入大陆地壳,成形成海沟。故海沟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一般地其岩石年龄最老。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在四大洋中有彼此连通蜿蜒曲折庞大的海底山脊系统,全长达80000多千米,像一条巨龙伏卧在海底,注视着波涛滚滚的洋面。大洋中脊出露海面的部分形成岛屿,夏威夷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就是太平洋中脊出露部分。在大洋中脊的顶部有一条巨大的开裂,岩浆从这里涌出并冷凝成新的岩石,构成新的洋壳。所以人们把这里称为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在大西洋中间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也叫做大洋中脊。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有地震活动性的海岭,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这个海岭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把它叫做东太平洋中隆,它在加利福尼亚湾北端中断,与圣安德烈斯断层相连。
海岭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如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有大西洋海岭相隔;非洲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为印度洋海岭。海岭是板块的分离边界,又叫生长边界。海岭是受引张力的区域,热流量高。
世界各大洋洋底都有海岭分布,以大西洋最典型,显著特征是:中央有一条作“S”形的中大西洋海岭,北起冰岛,南至南极附近,长达15000公里,宽在500—900公里之间。海岭以上水深,在北半球3,000—3,500米;在南半球为2,000—2,500米。海岭最高峰就是露出水面的亚速尔群岛等。海岭两测分布有海盆。太平洋中部也有一条南北延伸长达1万余公里的海岭,它的西边,又是一片分散的海底山脉,少数山峰露出海面,著名的夏威夷群岛就是其中之一。
60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它是“大陆漂移学说”的发展。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
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岸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七、夏威夷群岛的成因是?
夏威夷海浪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地理位置: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上,是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四面临海,因此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海浪有足够的能量来源,可以形成高大的海浪。
海岸结构:夏威夷的海岸结构非常陡峭,海岸外缘与普通的海岸相比,多出了一条宽从数米到数千米不等、厚度从30米到300米以上的岸礁。这种结构使得海浪在靠近岸边时受到礁石的阻挡,产生强烈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形成高大的浪头。
风力和风向:夏威夷地区有时会受到强风的影响,这会进一步加剧海浪的高度。此外,风向也是影响海浪高度的因素之一,当风从不同的方向吹向海岸时,会导致海浪产生不同的反射和折射效果。
洋流和海底地形:夏威夷海域的洋流和海底地形也会对海浪高度产生影响。海底地形的不平整会导致海浪在传播过程中产生折射和反射,增加海浪的高度。同时,洋流的影响也会加剧海浪的高度。
综合以上因素,夏威夷的海浪高度通常会比其他地区更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海浪的高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海浪高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八、夏威夷群岛以什么地形为主
陆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夏威夷州是美国唯一的群岛州,由太平洋中部的132个岛屿组成。首府位于瓦胡岛上的火奴鲁鲁(檀香山)。
1795年建夏威夷王国。1898年被美国吞并。1900年归属美国。1959年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夏威夷属于海岛型气候,终年有季风调节,每年温度约在摄26℃-31℃。
夏威夷位居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亚、美和大洋洲间海、空运输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