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菱凯捷能卖过五菱宏光吗?
根本卖不过,完全卖不过,五菱自己都没想过要把凯捷卖过宏光的。
凯捷的目标用户就是几年前靠宏光赚了些钱,现在买卖稍有扩大,把老宏光给小伙计开的乡村小业主。和刚生完孩子甚至二胎,兜里闲钱不多又需要一辆正经车开开,能周末带老婆孩子出去显摆显摆的二三线城市苦逼社畜。
这些人比宏光的需求面小多了去了,五菱的底色还是人民创业车。
(利益相关,宏光mini车主)
二、请问五菱荣光V好还是五菱宏光S好呢?
看你是运货还是载人,荣光V是为运货设计的,宏观S是侧重于坐人,偶尔带点货,两款发动机都是一样的
三、五菱之光和五菱荣光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之光体型和取向更偏向Kcar而荣光车身更大配置更高偏向小客车
四、全国的五菱荣光和五菱之光贡献了多少罚款?
只拉货实际上只罚款50,如果取了座位,一般也只罚50,除非遇到太较真的同志。
我作为一个7年来几乎每天面包车拉货的小创业者,一年被罚款的次数平均下来只有2次,合计100。如果想知道总数,样本数量还不够,坐等其他人的答案
五、柳州五菱和上海通用五菱是什么关系?
上汽通用五菱是一个合资厂。
50.09%是上汽,34%是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10%是美国通用汽车投资公司。
柳州微型汽车厂只持有5.812% 是第4大股东。
所以上汽通用五菱本质上是一家美国企业在华代理人公司。看名字以为是五菱,实际上五菱持有份额非常小。大头是上汽和美国通用主导。
如果没有美国通用的技术支持,五菱会像国内N多个3流车企一样最终被市场淘汰。
但美国人的营销套路非常聪明,披着五菱的外衣宣传,这样国人会傻乐。以为是纯国产厂家,而实际上是合资厂在华针对本土的品牌而已。
六、五菱宏光v比五菱宏光s怎么样?
宏光v是滑门
宏光s是跟轿车一样开启的门
这是最大的区别
发动机变速箱应该都是一样的
看个人的用途和喜好
拉货多选v拉人多可以可以选s
七、五菱荣光 V 和五菱宏光 V哪个空间大值得购买?
荣光 V 空间要大于宏光 V ,五菱荣光的尺寸为4135mm*1660mm*1870mm,轴距为2700mm,五菱宏光 V 车身尺寸4425*1670*1860、轴距2850mm,主要取决于实际用途。底盘悬挂系统两者都一样,分明就是一个外观相同的换壳车。建议根据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点而定,关注我,养车用车不迷路。
八、五菱宏光s和五菱宏光v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不经常拉货,建议买五菱宏光s标准版,五座,白色的!!如果经常拉货,就买五菱宏光v!这两个车差距就是,后排车门打开方式不同,再就是,车身高度不同
九、五菱在跟上汽和通用合资后发展如何?上汽通用五菱和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两个五菱,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SGMW(上通五)好,2016上通五营业额过一千亿,五菱集团三百亿不到,直观表现就是两个企业待遇差很多(别跟我谈什么五菱集团控股上通五,就算那三个股东方拿利润分红,股东们拿到钱会拿回去发给普通员工?普调员工只是成本!)。上通五是整车企业搞整车/动力总成的开发制造销售。五菱集团只是零部件供应商(五菱联发配套整车,五菱柳机配套发动机,连柳机产1.8L自吸发动机都是SGMW开发的产品给他们生产再卖回SGMW,至于那个五菱专用车公司只是搞改装车的小公司五百人不到,类似小作坊),在SGMW工作可以看到汽车行业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五菱集团的话就是专业生产零部件。还有上通五可以很容易跳槽去五菱集团,但是五菱集团跳槽来的,上通五90%不要。
十、五菱汽车不行了吗?
曾经被人民广泛拥护的五菱,正在被人民加速抛弃。而支撑这一判断的直接论据,就是五菱的两款神车,都在今年哑火了。燃油车方面,赛里斯の國民车——“一代神车”五菱宏光,销量在今年1月仅为10482辆,较去年下降59.8%,被一刀砍到了大腿根。一度被部分自媒体吹成爆款,将第二排独立座椅拆成办公椅单独售卖的五菱凯捷,销量仅为957辆,才比奔驰V级多42辆。在电动车方面,宏光MINI EV则在今年1月掉到了16416辆,同比下降了38.5%。而根据乘联会披露的2月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的预估,上汽通用五菱在2月份全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或将仅为1万多辆。显然,在营销上做的风风火火的五菱,在过去的一个月乃至近一年的时间里,日子都不好过。“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五菱,显然并不受人民待见。
人民的五菱,失速了由于今年1月恰逢春节假期,遭遇了魔幻三年的中国人民都想回家看看,因此汽车的交付横竖有两周时间处于“躺平”状态。也就是说,拿今年1月份的销量与去年来同比,总归是有些不客观。但如果我们把五菱2022年全年的销量和前1年对比就会发现,相比较其他自主品牌,该公司的表现可谓危机重重。在整体车市大盘方面,2022年全年五菱的销量比2021年下降了18.7%,由前一年的接近100万辆,下跌为788267辆。而在新能源汽车的细分赛道内,尽管五菱还是守住了全国第二的位置,但全年增幅仅有2.5%。相比较比亚迪、吉利、长安和埃安这样动辄实现超过三位数百分比增长的自主品牌,显得后劲儿不足。
更要命的是,排在第三名的特斯拉,全年销量已经达到了约43.97万辆,仅比五菱低了不到3000辆。
但是,特斯拉一辆车的价格,能买多少辆宏光MINI EV呢?其实,宏光MINI EV的销量走势从去年10月超过41万辆后,就走上了下坡路。1个月后,其销量就下跌了近1万辆。等到12月的略微爬升后,宏光MINI EV就在今年1月走入了谷底。究其原因,在于微型车市场早已过了五菱一家独大的时代。看到微型电动车市场爆发的其他自主品牌,成熟车型已经纷纷杀入。长安的Lumin糯玉米,奇瑞QQ冰淇淋,虽然无论是单月销量还是价格都还不足以与宏光MINI EV站上同一梯队,但其本身的存在,就足以分走后者的一块蛋糕。更重要的是,五菱在宏光MINI EV大卖后就势推出的几款车型,销量全都陷入了不温不火的境地。该公司放在宝骏品牌下的 KIWI EV就是一例。这款尺寸甚至小于MINI EV,同样属于微型电动车的小车,可谓是后者的精装升级版。相比较MINI EV,KIWI EV拥有比前者翻倍的续航里程,大功率快充,主副驾标配的安全气囊,倒车影像以及全系液晶仪表。此外,在内饰质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层面,2021年8月才上市的KIWI EV都值得MINI EV尊称一声“爸爸”。为了提升前者的技术能力,五菱甚至还与大疆合作,推出了首款搭载灵犀智驾系统的KIWI EV大疆版。在这款车上,华为HI Car车型才拥有的记忆泊车、红绿灯识别等功能,都实现了标配。可以说,这已经是国内微型电动车的终极形态,已经妥妥地迈入了智能电动车的门槛。
但是,这款车在今年1月份的销量才仅为482辆,比起售价是其近4倍的凯迪拉克锐歌卖的还少。显然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这款最低指导售价达到7.78万元,大疆版指导价10.28万元的智能电动汽车并不值得选购。
如果让笔者下一个更残酷的定义,那就是人民不觉得,“五菱”这个牌子,值10万块价钱。
人民,太难伺候了其实,五菱这个品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国内不少人揶揄的对象。究其原因,在于其存在感最强的“五菱之光”这款车,在低线城市乃至广袤的中国农村,都处于“生产资料”的位置上。说白了,有谁特别在意自己家拉磨的驴,今天是否洗了澡呢?因此在各类地狱场景中,我们都能看到车主们把五菱玩到飞起。
能越野、能漂移、能进藏……这些都是“神车”上曾经的标签
实际上,五菱过去也没太在意这款车。实际上直到今天,五菱之光还是一款全系手动变速箱,没有安全气囊的车型。除了ABS防抱死系统之外,这款车上唯一的安全配置,就剩下安全带了。而这,也是被中国汽车爱好者津津乐道的一个故事。无论哪个车企,都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和旗下最畅销也最廉价的一款车划上等号。因此对于品牌向上这件事,五菱这两年是没少操心。尤其是从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五菱宣布将调配一部分生产线和工人,转为生产当时急需的口罩。而在全国人民纷纷居家办公的当口,身在柳州的五菱还适时推出了自家生产的螺蛳粉,助力人民群众居家环境的改善。作为一家合资品牌(是的,人家叫上汽通用五菱,有美资背景),五菱显然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而至此开始,“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就成为了一句响彻大江南北的口号。
甚至在2020年国家主管部门倡导地摊经济之时五菱也快速反馈推出了摆摊专用车
而围绕宏光MINI EV这款国民车,五菱同样策划了大量品牌和用户活动。对于这款售价才3万元起的电动小车,广大车主尽显神通,为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装饰乃至改装,展示出了远超其定价的战斗力。
但是,这些传播和活动尽管出圈,但本质上对于五菱的品牌向上并没有太多作用。因为作为其传播的核心载体,还是宏光MINI EV、荣光这类售价在5万元以下的低价车。更要命的是,这类低价车在质量方面总是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堪称电动汽车“踢脚线”的宏光MINI EV。在车质网的产品投诉页面,宏光MINI EV仅仅在2023年的前两个月,就发生了15条投诉,均为产品质量而非服务问题。其中,转向系统、悬架系统是投诉的高发区。
在极端环境下,这款车的表现更加不尽如人意。在懂车帝2021年5月策划的宏光MINI EV与“老头乐”低速电动车的高速对撞测试后,前者尽管电池包系统保持完好,但整个车体发生了堪称“濒临崩溃”的损坏。其中,A柱存在较大的变形,纵梁脱焊,地板存在褶皱。当时节目组得出的结论是,这款车虽然能过国标,但国标是和静止物体碰撞。也就是说,宏光MINI EV“和自己撞”没啥问题,但一旦遇到质量更大的车,那就危险了。
要知道,大街上比宏光MINI EV更小的四轮车,可能就剩下老头乐了。归根结底,低价车,尤其是低价电动车的成本控制已经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山本真义对五菱宏光MINI EV的一次拆解后他发现,这款车的总零部件+组装成本共计4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9万元。要知道,这款车的起售价只有2.98万元。
在他看来,五菱为了节省成本,为宏光MINI EV配备了大量国产普通商用级而非车规级零部件,包括充电器、逆变器、芯片、轴承等。无可否认,这些零件确实寿命短,故障率高,但五菱可以通过快速更换这些低成本电子部件模块。而这种措施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这款车在故障率层面实在不令人满意。这种对于宏光MINI EV质量的糟糕印象,直接延伸到了五菱的其他车型上。尽管售价更高的星辰、凯捷等车型可靠性要高得多,但其销量依旧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去年上市的星辰上,五菱为其搭载了旗下首次量产的混动系统,顶配车型才10.98万元。但其月销量除了在去年12月短暂冲高到8000辆以上,基本都在6000辆以下徘徊。相比之下,尺寸比其更小而售价更贵的比亚迪元PLUS,最近半年的月销量就没低过10000辆。显然,人民哪怕多花点钱,也愿意去选购一辆品牌更硬,看上去更靠谱的车。
人民,不应当被异化一位从事多年汽车销售研究的企业家告诉过笔者,购车预算15万元以下的人群,对品牌毫无忠诚度。“5000块的优惠,足以让大家改换门庭。”而如果把预算放到10万元以下,那么这个优惠价对于消费者购买意愿改变的触发点,还会来的更低。更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于“安全”这件事的关注程度远高于燃油车。毕竟,电动车“燃烧”和“爆炸”传闻不绝于耳的当下,谁都不希望买一个定时炸弹回家。于是乎,一个汽车品牌是否与安全挂钩,也成为了消费者选购的参考。因此,如果五菱要在自己5万元价格区间的基础上,向更高端的细分市场努力,性价比和安全这两件事都必不可少。不过,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毕竟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都需要更充足的单车成本。毕竟,价格、配置和安全,这三件事在一辆车上很难兼得。只有在更高级别的市场树立起成功产品,一个汽车品牌才能获得用户的认可并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比亚迪的成功案例,就很值得五菱参考。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比亚迪在中国汽车市场都以“廉价”而著称。而直到比亚迪汉的横空出世,改变了用户的固有印象。原因无他,中国汽车品牌在B级车这个市场内,从来就没有成功过。无论是吉利博瑞还是红旗H9,大家的努力并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比亚迪汉通过重新打造的外形和优秀的配置,在上市后稳稳维持着月销过万的成绩,部分月份甚至会超越3万辆。
尽管其中有部分网约车的订单,但其时不时能压上雅阁和凯美瑞一头的成绩,已经充分证明了汉的实力。而也正是由于这款车的大卖,比亚迪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起了自己的王者地位。顺带着,售价更低的秦、宋和元系列车型,开始登顶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体中国汽车市场的头部地位。然而,属于五菱的“汉”究竟在哪里?在可预见的未来,似乎笔者还没有看到。一方面,被上汽和通用两个大股东“压阵”的五菱,并不能在产品级别和售价上切入两位“爹妈”的禁脔。而另一方面,还在“人民的五菱”自我定位中陶醉的这家公司,似乎将人民的需求,局限在了4轮电动小车的细分市场里。这不,五菱近期发布的新车“缤果”,依旧是宏光MINI EV加大拉长版的画风。
就好像,“人民群众”,只配开玩具。
写在最后即使笔者对五菱的未来并不看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五菱这个品牌会陷入快速衰退。原因无他,该公司主力产品的售价区间,与中国最广泛老百姓的家庭年收入相契合。说白了,很多人乃至很多家庭的汽车梦,都是在五菱身上实现的。
但在汽车变革的大时代下,只有充足的研发预算和大卖的新车,才能支撑一个汽车企业进入下一道竞争门槛。而在这其中,只造低价车,获得不了新时代的入场券。对此,五菱应当建立起忧虑和警醒。毕竟比亚迪已经把新能源汽车的门槛,在秦PLUS上拉低到10万元以内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