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犯和团伙主犯区别?
1、主犯是指在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犯罪的案件中,起主要作用或者计划安排作用的人。
2、首要分子是指三人或以上的犯罪团伙中的头目,在这个犯罪团伙中,起领导作用的人。
3、相同点在于,它们都存在于多人犯罪中都对案件起主要或者决定性作用;不同点在于,共同的案件中,必有主犯,而不是首要分子,首要分子是领导犯罪团伙的,这个犯罪团伙可以多次共同作案,每次不同的共同作案,都可能有不同的主犯。
二、主犯和主犯之一的区别?
主犯是指在团伙犯罪案件中,负责预谋,策划,组织同案人员实施作案,并起主要作用的人,即犯罪团伙的领导者。
主犯之一是指在团伙犯罪案件中,参与预谋,策划,组织并实施作案犯罪,其作用等同于或。仅次于主犯的人員
对于主犯和主犯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其处罚和量刑,应该是同等的处罚。
三、716主犯姓名?
马宏清(1950年—2001年9月23日),是横山爆炸案凶手。中新网北京9月24日消息:9月23日上午,陕西横山县召开公开执行大会,“7·16爆炸案主犯”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四、火烧圆明园的主犯?
下达火烧圆明园指令就是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也就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
额尔金,英国贵族封号,苏格兰王国把这个贵族封号颁赏给声名显赫的布鲁斯家族,布鲁斯家族承袭这一封号共有11人,其中广为人知的,一是劫掠希腊帕特农神庙的第七代传人托马斯·布鲁斯,二是火烧中国圆明园的第八代传人詹姆斯·布鲁斯,这对父子因劫掠希腊帕特农神庙和火烧中国圆明园而恶名昭著,詹姆斯·布鲁斯也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所提到的“额尔金”。
五、什么是主犯,首犯和主犯,从犯应当如何处罚?
您好:一、主犯和从犯有什么区别1、 什么是主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6条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所以,主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2)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什么是从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7条规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因此,从犯也包括两种类型:
(1)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和教唆犯;
(2) 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3、主犯和从犯的区别(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
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2)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3)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4)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
(5)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二、对主犯和从犯如何处罚1、关于主犯的处罚,我国《刑法》第26条作了明确规定,即对于除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其处罚方法是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关于从犯的处罚,我国《刑法》第27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注意我国刑法采用了“应当”的说法,也即是说,只要是从犯,就必须作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判决。
3、如果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属于主犯还是从犯呢?法律对其如何处罚呢?
理论上其被称为胁从犯。我国《刑法》第28条对这类罪犯规定应当按照其犯罪的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以上是关于“主犯和从犯有什么区别,对主犯和从犯如何处罚”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主犯与从犯的具体区别及不同的处罚。
现实中一旦涉及共同犯罪,最好尽快求助于专业的刑辩律师,通过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诉讼经验,帮助你区分主犯和从犯,尽可能争取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最大化。
六、首犯与主犯的区别?
主犯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主犯包括三种情况:(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分子,即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首要分子。(3)在犯罪集团或者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或者罪恶重大的犯罪分子。对于主犯的处罚原则:刑法第26条第3款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在这里,专指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要他对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负责。如果有几个主犯,应当根据他们参加共同犯罪的实际情况,在量刑轻重上,有所区别,做到罪与刑相适应。
首犯是在犯罪集闭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首犯不是一种独立的共犯类型,而是包括在主犯之中的,足主犯中社会危害性程度更大的犯罪分子,是恶中之恶。首犯是从重的对象。首犯不一定直接参加具体犯罪的实施,甚至可能根本没有亲临犯罪现场。但是,首犯是犯罪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在整个犯罪集团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是说在主观上首犯对整个犯罪集团预谋实行的全部犯罪活动具有故意,在客观上首犯的行为与其他集团成员的犯罪行为及其引起的犯罪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此,首犯必须对犯罪集团实施的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主犯与首犯的区别在于:凡是首犯都是主犯,但主犯不一定是首犯;首犯在犯罪集团中可能是一个或二个,而主犯在犯罪集团中可能二个以上或者更多一些,首犯与主犯之间,也还有罪恶大小不等之分。
七、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不正确,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首要分子也不一定是主犯。
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包括两类:
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犯罪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犯罪的形成、实施与完成起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这里需要区分的是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关系,根据刑法第九十七条规定,首要分子分为两类:
一是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二是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但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因为在犯罪集团中,除了首要分子是主犯以外,其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也是主犯。在聚众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原则上也可以认定其中的首要分子是主犯。但在聚众犯罪并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刑法规定只处罚首要分子,而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时),不存在主犯、从犯之分,其中的首要分子当然无所谓主犯。
八、主犯与从犯退赔比例?
答:以故意伤害为例;主犯和从犯的赔偿比例参照下面的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是三年以上量刑,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处罚。1、《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 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自然人有故 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九、正犯和主犯怎么区分?
正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具体犯罪的实行行为,并不是说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
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正犯可能是主犯,也可能是从犯;主犯不一定是正犯。
正犯可以是间接正犯,也可以是直接正犯,根据其主观故意不同来确定。
十、主犯和帮凶怎么定义?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27条又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可见,主犯与从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对主犯和从犯,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区分:
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