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国自然遗产?

261 2024-01-28 03:00 admin   手机版

一、我国自然遗产?

中国“世界自然遗产”12项

1

武陵源

列入时间:1992年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北部

地理特征:数量超过3000个的砂岩柱和峰,有一处凌驾于357米深的谷底之上天然石桥,数十个溶洞,峡谷、瀑布、溪流和潭遍布。该地区还拥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如云豹、南方红豆杉等。

2

九寨沟

列入时间:1992年

地理位置: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

地理特征:九寨沟景区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有108个海子会随着周围变化而变幻出五彩斑斓的瑶池玉盆。景区内有许多珍稀动植物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还包含一个保存完好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科研价值极高。

3

黄龙

列入时间:1992年

地理位置: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

地理特征:我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海拔1700~5588米,山顶终年积雪,是中国最东部的冰川。以规模宏大、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彩池、雪山、峡谷、森林称为“四绝”。黄龙多样化的森林生态系统,为大熊猫和金仰鼻猴等濒临灭绝的动物提供栖息地。

4

三江并流

列入时间:2003年

地理位置:三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

地理特征:“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景区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原始森林和数百个冰蚀湖泊。三江并流地区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

5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列入时间:2006年

地理位置:四川省汶川县西南部

地理特征: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也是人工繁殖大熊猫的重要来源。除此,栖息地还保护大量的特有濒危动植物物种,如红熊猫和珙桐等,曾被自然保护国际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态区之一。

6

中国南方喀斯特

列入时间:第一期是2007年,第二期是2014年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广西桂林、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

地理特征: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洞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形成于50万年至3亿年间,总面积达14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热带至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样本之一。

7

三清山

列入时间:2008年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

地理特征:道教名山,有着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三清宫古建筑群,被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三清山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曾被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8

中国丹霞

列入时间:2010年

地理位置:位于湖南崀山、宁夏西吉火石寨、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国西南、西北地区7个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地理特征:中国丹霞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系列提名”,包括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还有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青年早期丹霞地貌的代表,其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美丽壮观的丹霞地貌。

9

澄江化石地

列入时间:2012年

地理位置: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

地理特征:化石群距今5.3亿年,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是著名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被学术界誉为“世界古生物圣地”。云南澄江化石群成功申遗,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

10

新疆天山

列入时间:2013年

地理位置:新疆

地理特征:新疆天山占天山总长度的3/4以上,横亘新疆全境。新疆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独立山脉。总面积达5759平方公里。新疆天山拥有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其海拔为7443米,同时也是全球唯一由巨大沙漠夹持的大型山脉。

11

湖北神农架

列入时间:2016年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北部

地理特征:因华夏始祖神农氏尝百草救民之传说而得名,保存有全球北纬30度带最为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被誉为北半球同纬度上的“绿色奇迹”,其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全球少有。

12

青海可可西里

列入时间:2017年

地理位置:青海高原的东北端

地理特征: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这片广阔的高山和草原系统位于海拔4500米以上,总面积450万公顷,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二、怎样评价电影《可可西里》?

请致以生命最大的尊重— 《可可西里》中的七个生死镜头

2004年,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上映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一个来自北京的记者尕玉的视角出发,讲述他前往可可西里无人区,跟随藏羚羊保护队队长日泰及队员们巡山,目睹了一幕幕藏羚羊被捕杀的惨烈画面之后,和盗猎分子周旋,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经历生死考验的感人故事。

其实在看之前做了很多心理建设,知道会难受、压抑、无助,然而真正进入这个世界,还是和之前想的大不一样。

电影的开头,便讲述了死亡,是藏羚羊的死,和巡山队员强巴的死。

电影的结尾,也讲述了死亡,是巡山队员的死,是主角日泰队长的死,

整个电影中,不断有生命离开,以不同的方式,埋葬在可可西里这样一个圣洁又可以吞噬一切的土地。

电影的叙事以时间为线展开,在越来越深入可可西里腹地,离盗猎者越来越近的过程中,无力感却一层层加深。

这些触动人心的场景,在电影中一次次挑战着我们的泪腺,也一次次触发我们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认知。

第一幕 关于死

天葬

藏族有天葬的传统,于是在开篇提到的巡山队员强巴死后,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天葬的场景,只不过导演用了很短的篇幅以及非常隐晦的画面,让人感受了冰山一角。

有兴趣了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百度,或者真正走进藏区去体验,当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关于天葬的镜头 还是相当隐晦的

第二幕 关于生

一个人住三年

这个镜头让我第一次泪目,那句台词:阿旺在,盗猎的不敢来。

一个人,一座插着国旗的小房子,一个朝着逐渐远去的车队挥手的人。镜头越来越远,人也越来越小。

阿旺这一幕长镜头真的太嗑泪了

是什么让他坚守下去,在这无人的荒凉里,在这对生命极度严苛却危机四伏的世界里。

第三幕 关于死

547只藏羚羊

当500多具尸体就那么躺在光天化日之下,皮毛已被拨开,只剩下一地残尸余骨,任由秃鹫啃食。

面对这一幕,该愤怒,该悲痛,还是该无奈,该警醒。

这一刻的所有感官都不是愉悦的,藏羚羊本该有属于它的天葬方式,此刻却皮毛与骨肉分离,曝尸荒野。

队员们将藏羚羊尸骨火化 绕着火堆转经超度

547张缴获的藏羚羊皮

第四幕 关于生

剥皮子 一张五块钱

马占林,是巡山队员们最先抓到的“人质”,他们是帮着盗猎者剥皮子的人,也是最普通的牧民。

一张皮子能得到五块钱,这是他们的生计。

他们只是盗猎者的廉价劳动力,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格局,不知道藏羚羊皮毛背后的暴利与杀戮,在他们眼中,剥皮子和放羊、放牛没啥区别,只要能挣钱养活一家老小,剥皮子就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第五幕 关于生死

希望不要下雪

由于缺粮缺油,供不起那么多人的吃喝开销,队长日泰决定放走“人质”马占林他们,让他们自己走出可可西里,是生是死,可能都是他们的命了。

镜头再一次拉远 他们 能否活着走出可可西里

随着车子渐行渐远 几个人也越凑越紧

这一路上,不断有人告别离开,然而我们却不知这里埋藏的伏笔,告别的时候真的要用力一些,因为有可能就是最后一次。

因为队员达瓦生命危在旦夕,队员刘栋负责先将他送往医院,再返回和队长汇合。

在极度缺氧疲惫的状态下,刘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车开了出去,完成了抢救生命的任务,短暂的休整后再次进入可可西里,去支援队友,却不想这一次,却是有去无回。

仅剩的两辆车,行进途中一辆突发爆胎,只得留在原地等待刘栋的支援,而等来的,又是什么

尕玉的两次发问,日泰的两次回答,是宿命,是无奈,是对自然的祈祷,也是对生命的祈祷,然而可可西里,并没有听到。

我们以为走不出来的,走出来了

我们以为能走出来的,永远留下了。

第六幕 关于生死

活着走出去

刘栋死的那一幕,万籁俱寂。没有盗猎者,没有猛兽,没有高原病,没有暴风雪。

从一开始的拼命挣扎我们看到了他对生的渴望,那种发自本能地想要活下去的力量

然而到最后,只能坦然直面死亡,他的呼喊没人能听见,只有可可西里无情的漫天黄沙,巍峨而冷酷的雪山,见证了这个人生命的最后一刻。

被自然吞噬,死在可可西里无人的寂静里,镜头推远,一辆车,散落一地的箱子,甚至不仔细看,你都看不到他被埋葬的那个沙坑的痕迹。

桑吉在漫天风雪中,曾一度想要放弃,然而同伴的鼓励,互相扶持,让他们决定为自己的命运拼到最后,直到倒下的那一刻,依旧不放弃,只想要活着,活着!

马占林和老乡们,也在为着他们不被看重的生命而努力,

有人倒下了,其他人的第一反应是去扯掉他的围巾为自己保暖,在生死面前,我们已经无法评判什么对错。

第七幕 关于死

为了我的羊子

最终,日泰队长追到了盗猎者,然而此时只剩下他和记者两个人。

没想到牧民老头马占林,活着走了出来。

而日泰队长最终倒在了盗猎者的枪口下,临死时,深陷包围的他还要盗猎者交出枪跟他走,盗猎者问他为什么就抓他,他说,因为你打我的羊子

没有什么是非观的老马,选择了盗猎分子的一边,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保住命,面对死去的人,他只有无奈摇摇头,而面对还活着的记者尕玉,他告诉他跟着他们的脚印走就可以走出去。

他不想谁死,他只想自己活着

自己活下来了,才能去想别人的死活。

可可西里就这么平静地包容着世间的杀戮与生死,在它面前,任何生命都是脆弱的,然而他们却不懂得互相尊重与保护

影片中这段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当记者问到日泰队长如何解决经费问题,是不是也卖皮子时,日泰队长说了这样一番话

关于索南达杰

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人-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

1994年1月18日,40岁的索南达杰和4名队员在可可西里抓获了20名盗猎分子,缴获了7辆汽车和1800多张藏羚羊皮,在押送歹徒行至太阳湖附近时,遭歹徒袭击,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无人区与18名持枪偷猎者对峙,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被可可西里-40℃的风雪塑成一尊冰雕,成为包括了藏族群众的所有热爱生命的人们心中的英雄。

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索南达杰保护站

最新消息

2020年9月14日,青海公安发布通报,玉树警方近日抓获一名参与枪杀杰桑·索南达杰的嫌犯。犯罪嫌疑人马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关于藏羚羊绒

在中国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可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用300—400克藏羚羊绒织成的围巾价格高达5000—30000美元。

藏羚羊绒制作的沙图什则是极品。几个世纪以来,印度的一些省份一直以来有一种特殊的习俗,就是买最珍贵的“沙图什”给女儿做嫁妆,越软越贵的沙图什披肩也是女性显赫地位的象征,一条质量较高的沙图什披肩在欧美市场可以卖到20000美金以上。

最新消息

2020年9月,青海格尔木市公安局发布通告,禁止一切社会团体或个人随意从格尔木前往玉树州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探险、非法穿越等活动。凡是出租车、私家车由格尔木载客前往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一律必须先行前往公安机关进行备案。

写在最后

影片的结尾虽然是如此沉重,但是这几行字也带给了我们希望

三、石林 世界自然遗产

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这个壮丽的景观被称为"大自然的石林博物馆",因其独特的地质景观而闻名于世。

石林是由丰富的石灰岩构成,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形成了各种形状独特的石头。由于其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石林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无论是阳光透过石柱投下的影子,还是多层次的岩石景观,都让人留连忘返。

历史与传说

石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传说。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石林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亿年前的地质时代。在漫长的时间里,石林经历了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的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当地的彝族人民对石林有着独特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他们相信石林是一位上古神仙的化身,他们将石林视为神圣的地方,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祈求丰收和平安。

自然奇观

石林以其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而闻名于世。这里有石柱、石峰、石崖、石桥等各种形状各异的石头。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世纪国际观景台”、“红色空间”、“石头花园”等。

世纪国际观景台是石林的最高点,从这里俯瞰整个石林景区,可以欣赏到壮观的全景。红色空间是石林中最美丽的一片区域,这里的岩石呈现出奇特的红色,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石头花园则是石林中最独特的景点之一,这里的石头形状酷似各种花朵,美不胜收。

旅游体验

对于喜欢旅游的人来说,石林是一个不容错过的目的地。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体验。

游览石林最好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这个时候气候宜人,风景最美。在石林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欣赏美丽的石头景观,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观赏石林的美景,游客还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如攀岩、漂流、徒步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人体验到刺激和乐趣,还能加深对石林的了解。

此外,石林还有丰富的彝族文化,游客可以参观彝族村落,了解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在彝族人民的陪同下,品尝地道的彝族美食,聆听传统音乐和舞蹈,亲身感受彝族文化的魅力。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石林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石林的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石林的原始风貌不受破坏。

同时,石林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石林,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保护自然环境仍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让后代也能欣赏到石林的美丽。

总之,石林是世界自然遗产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使石林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旅行胜地。如果你还没有亲自去过石林,不妨计划一个行程,去感受石林的魅力吧!

四、自然遗产有哪些?

自然遗产包括世界遗产、自然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和海洋遗产等,它们都是世界公认的珍贵而独特的自然资源这些遗产之所以被评选出来,是因为它们在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具有卓越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杰作,在传统文化、生态学、地质学、生物学和旅游业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世界遗产委员会公布的自然遗产名录共有8项,遍布世界各地,它们为人类文明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智慧

五、兴义世界自然遗产?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由4个提名地片区组成,分别是盘县动物群、兴义动物群—乌沙、兴义动物群—顶效和关岭生物群,以世界自然遗产标准(viii)上报至世界遗产中心。三叠纪大约距今2.5亿年前,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当时的贵州还是一片海洋。

六、怎样绘画自然遗产?

多看些关于绘画自然遗产有关的绘画,关于地里常识的内容,会提高我们的绘画能力!画出恐龙的化石,

七、什么是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自然遗产包括以下内容: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濒危动植物生存区。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八、保护自然遗产原因?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2、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九、世界自然遗产城市?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十、世界自然遗产组织?

答: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简称IUCN。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营利环保机构,也是自然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唯一作为联合国大会永久观察员的国际组织。1948年在法国枫丹白露(Fontainebleau)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亦作为“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