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南亚人波利尼西亚人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7-24 08:36   点击: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东南亚人波利尼西亚人

印尼的绝大多数民族都是外来移民的后代,可划分为马来人种、澳洲人种、波利尼西亚人种、矮黑人等等,但印度尼西亚人还是以马来人种为基础。

原住民有:达尼族、阿斯马特族、科罗威族等。

一、印度尼西亚人的分布和起源。

1、印度尼西亚约有300多个民族及742种语言及方言。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为南岛语族后裔,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发掘的智人远远早于在南亚发掘的智人。所以马来群岛的印度尼西亚的南岛语系的主要来源。

2、爪哇岛发现的梭罗猿人和维杰人化石,表明马来人是马来群岛起源,可能马来人就是来自爪哇岛。而其他地区南岛人则有不同的起源,部分土生土长,部分又来自南美洲和澳洲,比如菲律宾、印尼的部分族群来自澳洲的矮黑人,而玻里尼西亚的部分族群则来自南美的土著。

3、马来人种,是早期人类学家对中南半岛南部与南太平洋群岛人种的一种划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马来人种常被用来形容南岛民族。马来人的基本外貌特征为:肤色浅棕,头发长而直,体毛髭须较少,部分人无髭。圆颅形。眼睛较大,鼻高而直,唇偏厚。身高中等偏低。

二、波利尼西亚人 南岛人

东南亚和大洋洲群岛的人类

★印支人

地区:印支即印度支那半岛,也称中南半岛,包括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家

种族:亚美人种(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相比北部亚洲人种,南亚人种的特征是肤色较深,直发为主,但波状发的出现率较高,眉弓发育程度较高,眼窝较深,内眦赘皮和上眼睑皱褶程度低,大眼、双眼皮比例高,高颅,低面,面型较狭,面部扁平度较小,鼻型较阔,嘴唇较厚,凸颌的出现率较高,身材较矮。大陆南亚人种是典型的南亚人种类型。

文化:从语言文分类来讲,主要民族为西部藏缅系的缅族,中部壮侗系的泰族、掸族、佬族,东部南亚系的高棉族、京族

其中,南亚语系诸民族是中南半岛现有民族格局之前的原住民,缅族、泰族都是后来进入并扩张的民族。

★马来人

地区:南洋群岛,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一般也包括泰国南部及其以南的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岛的大部分种族和民族一般不归入南洋群岛中,而归于美拉尼西亚。

种族:亚美人种-南亚类型

文化:全区几乎都为南岛语系的覆盖区

上面的举例其实不很符合我们平常对东南亚人的印象,很多跟中国南方人很相近似。如果要举一个东南亚典型的长相,那么播求应该是满合适的人选。深肤色,低狭面,眉眼距近,有眼窝,大眼,内眦赘皮不显,鼻翼阔,唇厚(东南亚人突颌的比率较高,播求此特征不显)。

虽然东南亚作为一个地理大区是一个整体,但大陆东南亚和岛屿东南亚无论从气候、文化、种族来看都有一定的差异,不可一概而论。由于在亚美人种进入亚洲之前,古亚澳人种广布整个东部亚洲(北亚、东亚、东南亚),加上东南亚地形复杂、岛屿遍布,交通不便,因此在亚美人种扩张并经过长期演化之后,东南亚依然遗留有少量原始人种,如尼格利陀人种、维达人种。而北亚地区由于地力贫瘠、气候严酷,一场寒潮大灾很容易就将人口消灭到很小的基数,而游牧的生产方式能在人口恢复扩张的时候把一小部分人的基因扩张到广阔的地区,因此北亚地区的人类种族类型比较单一,北亚人种又称典型蒙古人种。

★美拉尼西亚人

地区:新几内亚岛及以东的南太平洋东部区域

种族:澳大利亚人种的美拉尼西亚类型。特征是肤色为黑至棕色,发色、颜色为黑色,发形多为卷发,眉弓强烈突出,颅型狭长,鼻型较阔,凸颌明显,体型中等。其中巴布亚类型体毛发育强,鼻背高突。

文化:南岛文化

★波利尼西亚人

地区:波利尼西亚即南太平洋中部广大地区,包括括夏威夷、复活节岛、新西兰等

种族:亚美人种的南亚类型和澳大利亚人种的过渡人种,其中夏威夷地区是美国领土,新西兰也是英联邦成员,当地居民主要是高加索人种的血统,其次才是原住民,而且原住民群体也混入了一定的高加索血统。

文化:南岛文化

★密克罗尼西亚人

地区:新几内亚岛以北的南太平洋东部区域

种族:亚美人种的南亚类型和澳大利亚人种的过渡人种,东部偏波利尼西亚,西部偏南亚,南部偏美拉尼西亚

文化:南岛文化

从这个角度看,印支人、马来人是同一个种族,波利尼西亚人与前者是种族上的近亲。

三、波利尼西亚人山东人

20一世纪夏威夷群岛上被称为海奥尔的是夏威夷土著人

夏威夷的第一批外来者,是750年自马贵斯群岛航行而来的波里尼亚人。“夏威夷”一词源于波利尼西亚语,意为“原始之家”。13世纪乘着两只巨大独木舟的大溪地人来到夏威夷群岛。

四、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萨摩亚的人口数量19.1万人

。萨摩亚的主要民族是萨摩亚人。

萨摩亚即萨摩亚独立国(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原名“西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萨摩亚群岛西部,由乌波卢、萨瓦伊两个主岛和附近的马诺诺、阿波利马、努乌泰雷等八个小岛组成。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五、波利尼西亚人和中国人

新喀里多尼亚是一个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属海外领地,面积约为18,576平方公里,人口估计约为27万人。尽管它的面积相对较小,但其在自然风光和文化多样性方面却有着丰富的资源。

新喀里多尼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拥有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主要居民包括加勒比人、波利尼西亚人、欧洲人和亚洲人。这种多元文化反映在新喀里多尼亚的语言、宗教、传统和日常生活中。

该地区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包括壮观的珊瑚礁、白色沙滩和丛林地带。新喀里多尼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岛屿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里的珊瑚礁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吸引了众多潜水爱好者和生态旅游者。

此外,新喀里多尼亚还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物种。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袋鼠、巴掌鳄以及翡翠鸟等罕见的野生动物。新喀里多尼亚的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国际上重要的保护区之一。

除了自然之美,新喀里多尼亚还拥有丰富的人文遗产。这里保存着许多玛伊族和班涅尔族的传统习俗和手工艺品,例如编织和雕刻。游客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和参加当地的文化节庆来了解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

当然,人口相对较少的新喀里多尼亚也面临一些挑战。由于岛屿资源有限,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政府正在积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包括发展旅游业和开发可再生能源。

总的来说,尽管新喀里多尼亚的面积和人口较小,但它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多元的人文社会都使新喀里多尼亚成为一个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地方。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信新喀里多尼亚将继续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六、波利尼西亚 东夷

东古代属于东夷部落。

东夷部落的前身是来自于南欧的高加索人和西伯利亚丛林里的通古斯人以及北上的越族人的混血后裔,据考证还有一些零星的来自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岛民的血统。

山东人的白人血统特征一直持续到启建立夏之后华夏族与东夷部落联姻才逐步消失。

东夷人首领后羿和蚩尤都是红发碧眼,被炎黄部落称之为红发魔鬼。

唐以后又溶入鲜婢族血统,李白诗中有云“红头碧眼老鲜婢”,可见,鲜婢族以及部分匈奴人都有白人血统。

五代辽宋夏金元以后,北方民族融合,山东人基本已经失去白人肤色特征,仅仅保留了身材高大魁梧的特征。

七、波利尼西亚人是白人么

1595年,西班牙人蒙达那首先登上马克萨斯群岛。此后的三百年间,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发现了这些群岛并开始争夺所有权。

1880年,塔希提岛沦为法国殖民地。至19世纪末,其他岛屿亦被法占领。

1946年成为法国海外领地,1956年与法国政府达成自治框架协议,1957年正式命名为法属波利尼西亚,由总督管理,领地议会和政府委员会协助其工作。

1977年开始实行地区自治,1984年实行内部自治,但法国仍掌管外交、国防、财政和司法权,政府委员会的权力,尤其是商务方面的权力有所增强。法国委派高级专员取代总督为最高行政首脑,管理政府委员会。

1999年10月,法国参议院提出宪法修正条款,允许该岛增加自治权,并首次就该岛的未来达成协议。波利尼西亚的地位也将从海外领地变成海外国,波也将有权与其他太平洋国家签署国际条约。

2000年1月,该修正款提交参众两院联合会议通过,迄今未果。

2013年5月18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法属波利尼西亚重新列入联合国非自治领土名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