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考研要关注哪些信息

167 2025-04-24 02:03 admin   手机版

一、考研要关注哪些信息

考研要关注哪些信息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才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就业竞争力。然而,要成功考研,除了努力学习,还需要关注一些重要信息。本文将介绍考研准备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关键信息。

1. 考研政策变化

了解考研政策的变动是考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每年都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或者旧政策的修改,考生需要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以便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考研报名时间、考试科目、分数要求等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还需要关注各个大学的招生政策,了解自己所报考专业的考试科目和要求。

2. 考研真题

做好考研真题的复习是备战考研的关键。考生可以通过复习历年的考研真题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思路。此外,考研真题还可以帮助考生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

3. 考研报名

考研报名是考生备考的第一步,因此需要提前了解报名时间和要求。考生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如身份证、学位证、学生证等,并且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另外,报名费用也是需要考生关注的一项信息,要提前准备好足够的费用。

4. 考研复习规划

制定合理的考研复习规划是考生成功备考的关键。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能力状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和进度。在制定规划时,要考虑到每个科目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同时,还要留出一定的娱乐和休息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5. 考研辅导班

参加考研辅导班可以帮助考生解决复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辅导。辅导班中的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能增加考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班,可以提高备考效果。

6. 考研心态

备考考研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考生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

7. 考研生活

备考考研是一段漫长而辛苦的过程,但也不能忽视自己的生活质量。考生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此外,适量的运动和娱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考生放松身心,提高复习效果。

8. 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经验分享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考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考研经验,如查阅学长学姐的博客、参加考研论坛等。在获取经验的同时,考生也要善于筛选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和技巧。

总之,考研是一项需要全力以赴的任务。除了努力学习,关注考研的重要信息也是备考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研,取得好的成绩。

二、去南极旅游要穿什么衣服?去南极旅游要穿什么?

在准备南极之旅时,打包合适的服装至关重要。由于南极的气候寒冷且多变,因此分层穿搭尤为重要。最底层应选择保暖内衣,以吸汗排湿、保持身体干爽。中间层可以是抓绒衣或羊毛衫,以提供额外的温暖和隔离。最外层应选择防水、防风的外套,以抵御南极的严寒和降雪。此外,还需要准备保暖的帽子、耳罩、手套、围巾和保暖的靴子,以确保在户外活动时得到充分的保护。最后,不要忘记太阳镜和防晒霜,以保护自己免受南极强烈的阳光照射。

三、去南极旅游要必备哪些用品?

防水和防风的抓绒冲锋衣:防水和防风的冲锋衣是所有衣服中最重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在0摄氏度的风中穿着一件湿衣服更糟糕的事情了。

暖和的裤子:最好是滑雪裤或者是可穿在防水裤里面的保暖休闲长裤。

雨裤:将防水的雨裤穿在您常规的衣服外面是保证舒服的根本点。

四、去南极旅游为什么要慎留脚印?

去南极的游客多在南极半岛附近登陆,而南极半岛是整个南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方,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冰盖融化最显著的地方。

由于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避免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受到破坏和污染,因此在南极旅游时,要求游客:慎留脚印、带回垃圾。

五、旅游最关注什么?

旅游最关注什么?79.4%受访者首选当地风土人情

深圳张明卉:“在西班牙的时候,我和朋友想去当地一个美术馆看展览。因为迷路,赶到美术馆时已经快闭馆了,可我们的票是早就买好的,检票的人就给我们票上盖了个戳,说可以第二天早晨再来参观,不用再买票。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却感觉很贴心。”

“十一”黄金周刚刚落下帷幕,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旅客5.26亿人次,比2014年国庆假日增长10.7%。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人们的旅游方式也各有不同。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益派咨询对162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旅游出行方式的选择中,18.9%的受访者会选择跟团游,41.5%的受访者选择自助游,另有37.9%的受访者选择两者结合。

“十一”期间刚刚跟团游玩欧洲的李佳文告诉记者,这次跟团游体验比较舒适,不像以前旅游时,只走马观花地看景点。“我们一家三口选的是法瑞意三国11天游,其中有一两个小城在路途上。不过这3个国家主要的景点停留的时间都足够,尤其是在巴黎,除了购物,也有足够的时间参观卢浮宫等建筑”。

调查显示,79.5%的受访者旅游的目的是休闲度假,缓解压力;68.5%的受访者旅游的目的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26.9%的受访者是为拍照摄影,写生绘画;23.1%的受访者是为结交朋友;19.1%的受访者是为在冒险中寻找乐趣,挑战自我。

近年来,在社交平台签到,拍摄美丽风景发朋友圈,表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打卡式”旅游频频出现在朋友圈。调查显示,在打卡式旅游和深度旅游的选择中,8.6%的受访者会选择打卡式旅游,52.2%的受访者会选择深度旅游,39.2%的受访者选择将两者结合。

在深圳工作的张明卉自认是一位重度“打卡式”旅游者。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严格按照事先规划好的行程进行游玩。上飞机前拍照,落地后签到,随时随地发自己看到的、见到的、吃到的一些事物,并且要配上抒发心情的文字……每做完一件事,发完一次朋友圈,她都会划掉自己行程单上的相应待办事项。“出来一次不容易,既然要玩儿,就多去几个国家或景点。分享给朋友们,让他们也成为我旅游路途的见证者。”张明卉说。

调查显示,在出门旅游时,有41.5%的受访者会选择拍照发朋友圈,16.9%的受访者选择立刻在社交媒体签到,40.2%的受访者选择尽量多去几个景点。

六、企鹅和猪一起去南极旅游,为什么企鹅在南极死了?

这道题是个圈套,因为很多人会回答不知道,然后出题人会说,猪也不知道,也正在想呢

七、去南极旅游要穿什么衣服?

1、防水和防风的抓绒冲锋衣:防水和防风的冲锋衣是所有衣服中最重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在0摄氏度的风中穿着一件湿衣服更糟糕的事情了。

2、暖和的裤子:最好是滑雪裤或者是可穿在防水裤里面的保暖休闲长裤。

3、雨裤:将防水的雨裤穿在您常规的衣服外面是保证舒服的根本点。

4、羊毛衫:特别是高领羊绒衫是很值得推荐的。

5、全套保暖或丝质长款内衣:用于保暖而轻便的穿着。

6、手套:可在分指手套外带上连指手套,这样想拍照时脱掉连指手套也不至于冻着的手。

7、羊毛的帽子和围巾:帽子的长度应足够保护耳朵。

8、暖和的袜子:优质的棉袜外面穿上一双羊毛袜将会很舒适,别忘了多带几双。

9、带有防滑鞋底的及膝水靴:一双齐膝的胶鞋或高筒的防水的靴子,可以在登陆观光时带来很多的舒适。也可以穿着自己的鞋子,但该鞋必须具备防水功能,因为上下船之前,船方会用水清洗鞋子。

10、靴子的毛毡鞋垫:绝佳的保温隔热用品,准备两双,隔天烘干一次。

11、通讯:南极地区没有手机信号,所有通讯全部是通过卫星进行。船上一般可单独注册电子邮件账号通过卫星通讯收发不带附件的英文电子邮件,按邮件字节多少收费;有卫星电话可供紧急联系使用,按分钟收费。

扩展资料:

南极没有四季之分,仅有暖、寒季的区别。暖季11月至3月;寒季4月至10月。暖季时,沿岸地带平均温度很少超过0℃。暖季平均温度为+5至-5摄氏度之间,极端天气状态下气温可能在-10摄氏度。

去往南极的船只按照大小分为两大类:小型船只,载客100人左右。上岸旅行的时间要长很多,可以更靠近南北极附近岛屿航行,还可以航行于一些著名的峡湾,更近距离在船上欣赏瑰丽的极地自然风光。

八、去南极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1、防水和防风的抓绒冲锋衣:防水和防风的冲锋衣是所有衣服中最重要的,因为没有什么比在0摄氏度的风中穿着一件湿衣服更糟糕的事情了。

2、暖和的裤子:最好是滑雪裤或者是可穿在防水裤里面的保暖休闲长裤。

3、雨裤:将防水的雨裤穿在您常规的衣服外面是保证舒服的根本点。

4、羊毛衫:特别是高领羊绒衫是很值得推荐的。

5、全套保暖或丝质长款内衣:用于保暖而轻便的穿着。

6、手套:可在分指手套外带上连指手套,这样想拍照时脱掉连指手套也不至于冻着的手。

7、羊毛的帽子和围巾:帽子的长度应足够保护耳朵。

8、暖和的袜子:优质的棉袜外面穿上一双羊毛袜将会很舒适,别忘了多带几双。

9、带有防滑鞋底的及膝水靴:一双齐膝的胶鞋或高筒的防水的靴子,可以在登陆观光时带来很多的舒适。也可以穿着自己的鞋子,但该鞋必须具备防水功能,因为上下船之前,船方会用水清洗鞋子。

10、靴子的毛毡鞋垫:绝佳的保温隔热用品,准备两双,隔天烘干一次。

11、通讯:南极地区没有手机信号,所有通讯全部是通过卫星进行。船上一般可单独注册电子邮件账号通过卫星通讯收发不带附件的英文电子邮件,按邮件字节多少收费;有卫星电话可供紧急联系使用,按分钟收费。

九、什么吸引关注红色旅游?

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是一种好现象。

2.分析红色主题旅游走红的意义

(1)传承红色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景区广受欢迎,有利于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本领的“四有青年”,有利于加强青年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协同互促。红色主题旅游的火爆,能够为老少边穷的革命老区带来火爆人流,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升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老区与其他地区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交流,为老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不竭动力。

(3)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既为省外群众提供娱乐旅游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为老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3.分析红色主题旅游走红的原因

(1)爱国主义意识提升。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自尊心明显抬头。

(2)党的工作受到认可。在党的带领下,我国对外关系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在国际上展现出大国担当,为解决全球性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对内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治理领域均取得显著成绩,如此次疫情,我党以人民为中心快速按下经济暂停键,仅仅三个月就实现了疫情的稳定。以上种种成就,使得大家的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3)红色精神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先进文化,等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结晶,既是党的智慧结晶,更是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

4.分析红色主题旅游走红的原因

同质化问题。

5.结合实际谈对策

(1)去同质化。应充分挖掘红色景区革命精神内涵,结合老区革命故事,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主题旅游。

(2)创新思维。将“互联网+旅游”应用到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中,利用大数据,智能AI,社群以及自媒体等方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讲好革命故事。

(3)产业集群发展。各红色旅游景点充分互联互通,实现资源互动,将零星分散的红色旅游资源,串点成线,串线成面,转化为集观光旅游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更好地发挥红色景区在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十、为什么南极旅游的价格差别这么大?

“出海的时候可以看到大鲸鱼就在身边,很近很近,特别的惊喜”,回忆起第一次南极之旅,石羊依然难掩兴奋。

70后广告人石羊第一次知道极地旅行的概念,还是四年前刷到的朋友圈,“怎么都有人都能去南极了”,于是,热爱摄影、想亲自看一看帝企鹅的石羊,便在心里种草了南极之旅的行程。

2019年2月,她终于有机会给自己放一个假,在周游南美之后,从智利南部直飞南极的乔治王岛,花费10万块人民币,在南极度过了难忘的一周。

过去几年,如石羊有时间和消费能力的人群更多地踏入到了极地。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行业协会(IAATO)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就有超过8000人进入南极,以16%的比例开始成为南极第二大客源国。

极地旅行客单价从5万元到60万元不等,这并非奢华旅行方式,而是更多地带有探索性质。石羊看见了大鲸鱼,却没有见到帝企鹅,有极友在南极夜晚宿营时看见漫天星空而美哭了,他们共同的描述是,“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2018年电影《南极之恋》中,赵又廷的职业身份就是带夫妻前往南极举办“圣洁”婚礼。现实中极地旅行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让传统旅行社、新兴高端定制游以及OTA们共全部下场”竞技“。

《南极之恋》

电影中赵又廷遇见了风暴,极地旅行的从业者们也面临着不确定性,提前预定几年后的船位,然后再卖给旅客的产业链模式是最大风险。因此已经有玩家开始向最上游前进,飞猪此前表示称2020年“会自己造一艘船去南极”。

  • 极地游不等于奢华游

从2008年就开始从事极地旅行业务的Sophie记得,她所在的Saga Travel旅行社最开始开展这个条线的业务时,一年只接得到一个团的十几个人的游客。

而到了近两年,尽管极地旅行仅占公司业务营收的5%-10%,但仅他们一家,一年就可以接到近200名中国游客的订单。“极地旅行确实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得特别快。”她向河豚文旅(ID:hetunwenlv)感叹道。

在Sophie的经验里,旅行社的客单价平均在13万左右。相对而言,由于北极的地理范围相对更广泛更易到达,所以客单价要低于南极。对于游客限制更高的极点,北极点客单价在20万左右,南极点则可达到60万上下。

根据携程发布的《2018-2019中国人南极旅游报告》显示,在携程上预定极地旅行的游客,去南极或南美+南极单人最高花费达到64万元,最低在5万元,人均花费11万元。

携程极地探索频道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极地游差别甚远的客单价,与交通方式、旅行天数和旅行路线有关。据携程报告统计,近9成的中国游客,会选择全程乘坐邮轮越过德雷克海峡巡游南极半岛,价格在5万元-20万元;从智利或阿根廷乘坐小型飞机飞往南极半岛,然后在半岛乘坐邮轮巡游的“空海联运”,价格在12万元-16万元;仅有1%的游客会直接飞往南极点,价格则直逼60万元。

但高昂的价格并不等同于奢华游。已经越来越多像石羊这类中产人群选择极地出游,经过反复考量,她选择的是性价比更高的直飞南极半岛,再乘船进行巡游的路线。

这替她省去了在邮轮上的大量时间,也避免了晕船的不适感。

据她观察,2月份同她一同游览南极的有64名游客,比她年轻的不超过10个,大部分是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士。“我们船上最老的有一位92岁的老先生,还上新闻了呢。”

对石羊而言,南极之旅除了令人惊艳的自然风景与动物观赏,她最喜欢的环节,就是游轮上每天晚上准时开始的科学讲座。“每天除了早上和下午会出去登陆一次,到晚上六七点钟还有一次讲座,有每天的总结,冰川融化的过程,动物要如何区分,随队的海洋学家和动物学家就跟讲科普课似的。”

《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数据显示,南极产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客群,占总量的58%;北极产品则以90后年轻人为主,19-35岁的人群占比超过一半。

尽管在多数报告中,极地旅行的客群都被描述为“时间自由、财富自由、阅历丰富”,属于旅游行业中“金字塔尖”的人群。

但在Sophie看来并非如此,极地旅游跟个人财富没有必然联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消费趋向,而不是他有多少钱”。

Sophie在南极邮轮上碰到过节衣缩食很久的普通人,对方表示就是为了来感受另一个大自然,“它真的不是奢华旅游,有没有探索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有很多年轻人成为极友或许就只为看一眼南极夜晚的星空。

  • 极地之旅,为何价高却不赚钱?

尽管已经入行11年了,但做极地旅行的生意,还是时常让Sophie陷入焦虑。“因为我担心卖不出去。”

根据行规,大部分极地旅游公司会提前半年到2年,向国外的邮轮预订一定数量的舱位。规模较大的公司,陆续投入的定金会达到几百万至上千万。

一家旅行机构的领队王伟向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文旅(ID:hetunwenlv)表示,对于由于招不到旅客而导致舱位成本无法收回的风险,基本上没有规避的方式。

“比如北极点的旅行,人均单价是20万左右的,我们包一个整团下来是100舱位,我收客到90左右的时候才面临盈利,之前只能是满足成本。这样对我们的压力就很大,蛮被动的。”目前,有旅行社会通过每艘船少量押20-30舱位的方式来降低一部分的成本风险。

而订金的支出,也跟目的地的不同和预定时间有关,“比如提前一年预订,那可能会让你先支付15%的第一笔订金,过两个月再支付15%,一直到出发前一个月再支付剩余的订金。基本上前期支付的,都不会超过两成或三成。”

在王伟看来,极地旅行行业尽管听上去客单价十分昂贵,但由于它不同于传统旅游,会依靠购物等方式获取利润,而是通过为游客提供专业探险服务,以及配套的餐饮住宿等方式赚取利润,随着探险行业的成本逐年增加,留给旅行社的利润其实非常有限。

由于中国现在没有自己的探险团队,所以极地旅游必须从国外报名。而国外公司会把线路每一个团区的价格放在官网上,于是极地旅游的成本价对于游客来说相对透明。

“他过来找你报名,是因为你比他更专业,所以你可以有佣金的部分,但是不能超出他的预期太多”,王伟对河豚文旅(ID:hetunwenlv)表示。

相比“服务费”的缓慢涨幅,探险行业的成本则在迅猛增长。“就比如船票这一块,基本上每年有8%左右的涨幅。有的目的地更明显一些,比如我们去南极点,2009年开始做的时候,价格是42万,现在已经涨到了65万9了。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利润率基本上是往下走的。”

  • 风险高,但市场依然广阔

除了舱位流失的风险,极地地区变幻莫测的天气和船况,也为极地旅游增加了许多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

“我们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故障是最有经验的了,这属于行业特色。”王伟说到。

有一次,王伟带队去北极点,客单价人均20万。然而在旅途还没有结束的时候,船长方面找到旅行社谈话,表示船上有人昏迷需要紧急医疗救助,这就意味着需要整艘船调转船头回到码头,耽误很多人“一生一次”的极地行程。“这种情况下,船上一百来个人,为了一个人折返,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抉择,你需要把情况同步给所有客户,征得他们的同意。”

由于船期固定,邮轮需要在规定时间接载下一拨旅客,所以耽误的旅程都无法弥补。所以,如若遇到类似的情况,旅行公司或面临着游客索赔的纠纷。

而在探讨到行业壁垒的问题时,Sophie和王伟均表示,在旅行行业的壁垒很难建成。“核心竞争力要真说有,可能就是看谁敢砸钱吧。”Sophie笑称。

而以飞猪、携程等OTA平台的入局,3-5万的低客单价,也在初期抢夺了一部分客源。据媒体报道,2017年,飞猪推出了低于行业水平的5万元南极线路,并斥资包下了海达路德2019年船期的2500个舱位;同程旅游则与海达路德游轮2017-2018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凯撒旅游也与夸克邮轮达成战略合作,保持每年10%的航次增长量。

“一开始就因为他们特别便宜,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五、六万的南极产品了,但是我们的产品还十几万,那时候我觉得我们都没办法卖了。”Sophie回忆道。

不同特质的客群都进入到极地旅游中,这令其正在从单纯的探索游变为更丰富的旅行活动。

同程邮轮事业部CEO孙杰曾对媒体表示,同样的极地旅游产品,年轻游客偏好登岛探险、极地徒步、直升机巡航等更刺激的项目,对于中老年人群而言,南北极的文化和深度体验是他们更为看重的附加值。

因此,极地邮轮上经常会举办专家讲座、文化沙龙等,在出发前,也会有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环保方面的培训。

旅行社则在寻找差异化服务。从主打精致化小团路线,到同当地高度融合的体验式旅行,对于产业化、规模化打法程度更高的互联网平台,旅行社对于这群“闯入者”流露出不同的情绪。

“一方面有低价,把我有一些原来想跟我走的客人给弄抢走了;但另一方面,OTA入局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南极,我还在获取新的客人,这其实是件好事。”

无论是线上OTA平台入局“分一杯羹”,还是专业旅行社的持续布局,尽管目前看来盈利艰难,但在极地旅行这个命题上,旅游业均看到了市场增长的广阔前景。随着更多的中国游客增强对极地旅行的认知,再加上老游客的回购,极地旅行正变得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近,触手可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