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客去南极旅游的好处
(1) 地球是个有水的星球,同时又有着适宜的温度,水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进行循环。固态的水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出现在地球上。而冰川与地球环境的变迁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气候,也影响着生命的存在。
(2) 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淡水,以冰的形式保存在南北两极和一些高海拔的山地上,这是地球上的固体水库。这种水库的运行受到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它也反过来影响着周围的环境。而发育在中纬度地区的山地冰川又象是一座座水塔,哺育着众多的大江大河,冰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江河之源。
(3)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今天,人类迫切需要了解较长时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规律。而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它厚达数十米乃至数千米的冰层记录了长时间的气候变化。人类通过对冰芯的研究,可以精确地了解过去70万年以来地球上的气候信息。冰芯,被称做是记录气候变化的指针。
冰川变化对海平面升降有重要影响。据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自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万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20米,其主要原因是北美和欧亚大陆冰盖消亡和其他冰川大量消融,使陆地上的水体大量转入海洋。20世纪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使海平面平均每年止升0.2毫米~0.4毫米,而格陵兰冰盖每年使海平面上升0毫米~0.1毫米,南极冰盖则为每年-0.2毫米~0毫米(实际未使海平面上升)。右见,虽然山地冰川和冰帽冰储量很小,但因消融强烈,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大于极地冰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进一步加剧,极地冰盖的消融也日渐增强。据ipcc估计,21世纪仅山地冰川和冰帽的消融,就将使海平面上升0.01米~0.23米。值得重视的是,如果气候持续变暖,除冰川融化量增大外,冰川内部温度升高会导致冰体流动加速,甚至可使冰川解体。这种危险对西南极冰盖犹为突出,因为该冰盖底下是一些岛屿而不是连贯的陆地,这种“海上冰盖”的稳定性极差。按目前各冰川体积计算,南极冰盖若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米。那时,人类生存的陆地还能有多大呢?
另外,冰川变化对全球地表热量平衡、大气环流和海洋洋流也有重要影响。由于冰雪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效应,冰川面积大规模变化会引起地表辐射和热量失衡,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改变。极地冰盖大量融化产生的冷水注入海洋将使原来洋流格局发生变化,以致于改变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状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
高山冰川强烈融化还会导致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和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为突出。欧洲阿尔卑斯山等地区冰川融水是重要的水电资源,冰川变化对能源供给影响巨大。
二、去南极旅游的坏处
政治意义: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是振兴中华、为国争光、造福人类的事业。因此,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自1984年中国政府组织首次南极考察至今,在短短的20年中,已成功地完成了20次南极科学考察和2次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成为四大国际极地组织(ATCM--南极条约协商国组织、SCAR--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COMNAP—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IASC—国际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从此,中国在极地政治、外交、科学研究、资源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国际事务中取得和维护了应有的地位和权益。
科学意义: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也是人类居住的地球与外星联系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20世纪中,已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00多个科学考察站,对南极开展了多学科考察研究,有多项重大科学研究都是在南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例如;南极大气层中臭氧空洞的发现与研究、南极冰下大湖——东方湖的发现与研究等。所以,南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圣地,是与全球环境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命运休戚相关的最后疆土。
为探索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拟订了一项区域性国际合作研究计划,该计划有7项核心科学问题;
1,南极海冰区在全球地圈—生物圈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反馈作用。
2,南极冰盖、海洋和陆地沉积物中的全球古环境记录。
3,南极冰盖的物质平衡和海平面。
4,南极平流层臭氧、对流层化学和紫外线辐射对生物圈的作用。
5,南极地区在全球地球化学循环和交换中的作用:大气和海洋。
6,在南极地区监测和探测全球环境变化。
经济意义: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早已为人们所开发利用。而南极蕴藏着较北极更为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和煤田、丰富的海洋生物(特别是南极磷虾)和油气资源、地球上72%以上的天然淡水资源。所以,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惟一没有常住居民、没有国界、其巨大的潜在资源未被开发利用的独特地区。作为人类共同的财富——南极资源的和平利用及其领土的归属问题,始终是南极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21世纪中,南极这一悬而未决的棘手问题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有待于世界共同协商解决。
社会意义: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的短短20年中,在科学考察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在国际极地事务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充分反应了我们伟大祖国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科教兴国战略指引下,经济持续发展、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日新月异面貌,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发展、鼓舞了极地考察健儿为祖国、为科学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也由于极地充满着神奇色彩和科学之谜,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对极地充满着浓厚的情趣,被深深地吸引和向往,他们渴望更多地了解极地、认识极地、更好地支持和参与极地考察。被“极地人”的敢与冰魔争高低、誓为科学献青春的“极地精神”和人生哲理所折服、所敬佩、所学习、受益匪浅,都立志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岗位上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更大成绩和贡献。
——网上资料仅供参考
三、应该提倡南极旅游吗为什么
首先先总结一下市场上现有的几大类南极旅游产品线路:
☛南极半岛
最受欢迎的南极旅行路线。有风景,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还有各国的南极科考站。所有你关于南极的了解可能都来自这里。
☛进南极圈
正方:进南极圈的线路基本沿着南极半岛的线路走,但是会走得更深入一直进入南纬66°34\'。 这个象征意义很重要,大部分人说是去了南极其实南极圈都没有进,所以值得一去。
反方:风景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地理意义,耗时。
☛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南极半岛-南极三岛游
去这两个岛就是去看动物,满山满谷满海滩的动物,王企鹅,信天翁,象海豹...没有亲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置身于那么多动物里的感觉。
福克兰群岛和南乔治亚群岛线路通常和南极半岛一起走,俗称南极三岛。
☛罗斯海
从新西兰、澳大利亚出发的线路,这条绝对是避世的好线路。在冰山、冰架、帝企鹅以及无边无际的苍茫寂寥中追寻人生的真谛。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是地球上船舶所能到达的最南部海
☛南极点90°S
这个就真的是适合土豪探险家了。从国内飞到南非开普敦,再从开普敦乘坐专机达到南极营地。
四、要去南极
南极旅游,只有11月到次年三月份。
南极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寒暖两季,寒4-10月份,暖11-次年3月。
南极旅游,可以自由行也可以跟团。各人自由行定机票或者船票要考虑阿根廷跟智利的签证问题。
暖季得这段时间,平均气温在五到零下五摄氏度之间,极端情况下可达零下十度左右。其中12月跟1月份是南极最暖和的时段,日照时间可达20小时,这也是南极旅游的旺季。
预定行程票,最好提前半年预定,九成游客的交通方式是乘坐客轮,而紧俏的客轮票位有限,同时越早预定,选择性越大,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各种客轮或者舱位。
去南极旅游,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也略多,特别是保暖方面的装备。
五、南极旅游身体要求
保暖性最好的御寒能力最好的为羽绒服。
去南极科考建议第一层内衣第二层抓绒衣和冲锋衣外层穿大羽绒衣。
第一层/内层:内衣,关键词:排汗,合身
舒适内衣的标准是“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除此之外,专业的内衣还会考虑到你穿戴技术装备(例如安全带)和活动中的舒适和防护(例如攀冰)。
要求内三层的服装都需要有排汗功能,能够将身体产生的汗和湿气“接力”排放出来,其中内衣的排汗功能尤为关键。一件汗湿的内衣带走身体热量的速度是一件干燥内衣的30倍!因此我们平时常用的棉质内衣在这里几乎就会成为“杀手”
第二层和第二层/中间层和隔绝层:抓绒衣和冲锋衣,关键词:灵活和全方位的保护
抓绒衣注重防风和保暖,冲锋衣则注重防水和防风,这两个可互换、可叠加的层给予你的将是一个全方位和均衡的保护-保暖、防风、排汗。对于南极点远征来说,这两层加上内衣已经几乎可以满
足90%的行程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穿抓绒衣或者冲锋衣的两层着装,也可以选择内衣+抓绒衣+冲锋衣的组合。最重要的是具有如此优秀功能的服装,它们还能保持着很轻的重量,舒适的穿着体验。
外层:大羽绒衣,关键词:绝缘
正如房子需要一个屋顶,手指需要指甲一样,最外层的保护尤为重要。它既能从面料、填充、结构等方面入手最大程度地隔绝低温和大风,又不能让身体通过前三层排出的水汽在这里凝结。同时它也不能太重,让你能够在一道轻便灵活的“墙”的保护下完成各项活动。
六、南极旅游对南极的不利影响
你好。
南极现在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其实现在南极对于每年的可登陆人数是有着严格的限制的。全世界每年可以进入南极的人数大约在3万人左右,我国占的名额大概在10%,也就是3千人左右。可以说,机会非常难得。
从个人角度来说,有利在于开拓眼界,探索极地的魅力,有机会亲身体验南极的生态环境,登山滑雪,见到呆萌可爱的企鹅等等从商业角度来说,越来越过度的旅游开发,对南极的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南极温度低,自净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人类活动的逐年增加无疑增大了南极的环境压力。当然,大部分能够去南极旅游的人会有着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并不是说不会造成影响,毕竟从踏入南极那一步起,影响已经开启。不过现在世界各国也开始重视南极旅游的生态环境保护了,设定y各种法律来限制游客行为和商业开发。
当然,还有高额的花费。
七、去南极的意义
神秘的南极洲冰雪之地在史前曾经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大陆。尽管今天它被认为对人类和动物不友好的地方,但它对人类施加了神奇的吸引力。这片大陆有如此多的传说——从位于地球内部传说中的“香格里拉”的入口到外星人神秘不明飞行物基地的模糊故事,还有纳粹德国南极基地的神秘传说……
在南极洲探险和科考非常重要,因为南极洲与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地区不同的是,它仍然相对不受影响,所有活动都受到仔细的控制和监测。
南极洲的科学研究通常不能在其他地方进行,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消耗、海平面上升。南极洲也是气候变化的晴雨表。
南极洲的探险和科学考察对人类的未来和我们的地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探险活动,科学家们在南极洲帮助了解我们的星球。
南极洲现在被许多人誉为世界公园、一个环境保护和科学家的大陆。南极条约只是一个君子协定,没有管理机构,也没有对超越该条约边界的国家的惩罚。最大的挑战将在2048年到来,届时采矿协议(这只是一个临时协议)可以改变。希望届时成员国将和平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