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节日?
记忆中插着艾叶、裹着粽香的这个节日,在乡间被称作“五月大五”。《礼记·月令》记载,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时,因此端五又称“端阳”。
节日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这是对后世的提醒。过端午,怀屈原,时光流逝,变迁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人们心中的寄托,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从未改变。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累积和传承,赛龙舟、包粽子、插艾叶、挂菖蒲、佩香包、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流传至今,融入华夏儿女的历史记忆,嵌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力量代代相传,浸润心灵,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
二、中国首个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
2008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申报每两年进行一次,且每个国家一次只允许申报一项。那一年,中国确定了35个参加“申遗”的项目。为保护重要项目入选,在2008年专门召开的世界申遗会上,按照“少数民族项目重点关注、海峡两岸项目有所倾斜、周边国家共享项目重点考虑”的原则,确定了中国“申遗”的核心项目,而端午节只能排在备选之列。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遗”规则的更改,并最终助推了端午节的“申遗”成功。
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讨论,对“申遗”评审规则进行了两项大的修改:一是将以前的两年一次改成了一年一次,二是每个国家一次仅申报一项改为可同时申报多项。
这让中国的端午节申报项目从备选的第二梯队一下子冲到第一梯队,跻身重要项目。
2009年9月,好消息终于传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端午节”被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传统节日。
三、中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距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节日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喝雄黄酒、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等活动!
四、中国哪个节日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五、中国首个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昆剧参与其中。
六、中国首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节目?
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蕴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深厚情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划龙舟、插艾草、沐兰汤、吃粽子、挂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与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中国首个入选文化遗产的节日是?
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累积和传承,赛龙舟、包粽子、插艾叶、挂菖蒲、佩香包、喝雄黄酒等端午习俗流传至今,融入华夏儿女的历史记忆,嵌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以潜移默化的力量代代相传,浸润心灵,融入我们的民族性格。
八、文化遗产入选标准?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评定标准一共有六项,第一项要有独特的艺术成就,第二项要表达人类观点的转变,第三项要提供人类文明的见证,第四要项反映一个时代,第五项要作为人类居住的杰出案例,第六项标准稍有不同,要与有特殊意义的世界或者现行的传统、思想或文学艺术有直接关系。
第一项标准,是我们所面对的这个遗产项目,如果要列入世界遗产,它必须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第二项标准,是讲遗产项目在一定的时期内或者在世界的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它反映了建筑艺术或者这种纪念性建筑物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包括城镇规划景观设计方面,所体现的这样的一种人类观念的转变。
第三项标准,是我们面对的这个遗产项目它能够成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它能够提供这样的一种见证。
第四项标准,是它可以作为人类一个历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一个典型的一个代表性建筑,能够反映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建筑或者景观的杰出范例。
第五项标准,是我们所面对的遗产它可以作为人类传统的寄居地和怎么样使用土地,人类怎么样居住这样的一个杰出范例。
第六项标准,是一项特殊的标准,这项标准通常来说,不可以直接作为单独的一项标准,来评价一个世界遗产项目能否列入到世界遗产名录当中来,那么这就是与有特殊意义的世界或者现行的这种传统、思想或者文学艺术有直接关系。
九、中国首个入选世界绘制文化遗产的节日是?
1、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2、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这从节日名称中就可看出。端午节,除了民间通常说的端阳节外,又名天中节、天医节、卫生节、女儿节、龙舟节、粽子节、诗人节……
具有千年历史的端午节影响范围广泛,虽然各地因自然风土与人文环境有所差异,具体的节日习俗上也各有侧重,但总体来看,在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全国共享意义的端午节节俗传统。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全生避害、人神祭祀、饮食节物、竞技娱乐、家庭人伦等。
全生避害。在湿热的仲夏时节,由于蚊蝇肆虐,疾病瘟疫容易流行,古人将端午所在的五月初五看作是毒气流行的恶月恶日,采取各种措施“以禳毒气”,全生避害。
比如用艾草做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并佩彩丝避瘟,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男左女右,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另外,饮菖蒲雄黄酒也是端午避邪解毒的主要保健习俗之一,一直延续到今天。
十、2014年入选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
1.第四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国旅游报社联合主办,1月13日至14日在江西南昌举行。本届年会上,还公布了2014十佳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综合体)、旅游县(区)、旅游线路等4项“美丽中国榜”。
2.其中,在最新公布的2014十佳旅游景区榜单中,江西龙虎山、青海湖、黑龙江雪乡、云南大理古城、新疆世界魔鬼城、浙江江郎山、湖南岳麓山——橘子洲、宁夏水洞沟、山东东平湖、河北娲皇宫等景区入选。
3.此外,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明月山温汤温泉度假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重庆黄水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太 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湖北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新疆五家渠青格达湖旅游度假区、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等入选2014十佳度假区(综 合体)。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