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赤道低气压带?

68 2025-04-04 12:04 admin   手机版

一、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低压指的是位于赤道及其附近(南北纬10°)区域的低压,其产生原因为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地面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受浮力上升,到高空辐散出去,空气外流使得空气柱内空气变少,对地面的压强减小,地面形成低压(即热力学原因)。

其影响区域称为赤道低压带,是地球的主要气压带之一。赤道低压带介于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是南北半球信风的汇合带,因为气流上升,水平风速小,又称为热带辐合带或赤道辐合带(ITCZ),或赤道无风带。赤道低压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位置而有季节移动,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二、赤道低气压带分布?

赤道低气压带的范围大致是南北纬5-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10°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的范围

1地球上有哪些气压带

气压带的定义: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

在平滑、均匀的地球表面上,气压水平分布表现出纬向带状。地球上的水平气压带有七个,它们是:

①2个极地高压带:分布在北极和南极极区,是空气受冷收缩、积聚,而高 空气流辐合,质量增多,在低空形成的高压带.冬季强度增大,范围扩展;夏季势力减弱,范围收缩。

②2个副极地低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0°及其两侧.是因高空气流辐散、质量减少在低空形成的低压带。

③2个副热带高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0~30°的强大高压带,是自低纬高空向极流动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质量辐合形成.它随季节南、北移动达几个纬度,活动范围约占地球的一半,是对大气环流影响最大的气压带。

④1个赤道低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由于终年高温,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向两侧外流,引起气柱质量减少,低空形成低压带.全球七个纬向气 压带排列规则,而且高、低压带交错分布。

气压带可随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南北平移。

三、为什么在夏季,东南信风会越过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

中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地区. 东北季风盛行在这一地区在冬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其主要原因季风季节的形成是压力区和移动的风区的位置. 冬天主要是由海陆热力东北季风之间的差异. 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北半球,横跨赤道东南方,南半球信风,作用力的作用下偏转到西南风的权利,这是西南季风. 这个区域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

四、赤道低气压带形成过程?

赤道低气压带是气候带中的重要气象现象,其主要形成过程如下:

1. 热带地区接收的日射热量较多,地面温度相对较高,导致空气不稳定,并向高空运动。

2. 接近赤道的空气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向赤道方向运动。在赤道上空,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空气向东偏转,形成东风,并在赤道两侧形成上升气流。

3. 上升气流使得空气不断冷却,水蒸气凝结成云,并释放出热量,加强了气流的上升。

4. 在赤道两侧,因为受到上升气流的影响,空气下沉并流向赤道,形成一种称为反气旋的气压系统。

5. 在赤道两侧的反气旋结构内,空气的流动与螺旋性使得气旋内部的空气继续上升,形成持续性的上升气流,产生进一步的对流和降雨,从而形成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带宽较宽,随着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变动而东西移动,季节间有明显的变化。其持续时间也较长,一般从3月到5月和9月到11月是赤道低气压带活跃期。在这个时期,随着气流的不断上升,空气不断冷却,再加上海洋表面水温高,因此降雨量也比较大。

五、赤道低气压带移动范围?

赤道低气压带的范围大致是南北纬5-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10°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

六、赤道低气压带形成的原因?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在赤道及其两侧。三月份和九月份太阳直射赤道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降低,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一赤道低气压带。

七、20度是赤道低气压带吗?

1〉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 2〉以赤道低气压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3〉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宽度一般是10度左右,风带宽度一般是20度左右。具体分布是:赤道附近是赤道低气压,南北纬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两者之间是信风带,南北纬60度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带,它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是西风带,南北纬90度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它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极地东风带。

气压和风带对气候类型的形成影响非常大,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而出现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活动。

八、赤道低气压带受季风控制吗?

受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区域,热空气上升与冷空气相碰,大气对流旺盛,多雨。【季风有夏季风和冬季风:1(1)夏季风的东南季风是来自副热带太平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来自海洋,带来丰沛降水;我国的季风气候由此而来;(2)夏

季风的西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太阳直射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带来丰沛降水;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由此而来

九、为什么赤道低气压带气压高?

赤道低气压带,顾名思义,是位于地球赤道附近的。赤道的附近的太阳终年近乎直射,所以是受太阳光热最多,也是地表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带。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这里靠近地面的空气就会受热膨胀,然后就会上升(为什么会上升?想想孔明灯就知道了),就造成了赤道低气压带是上升气流。

同时,赤道附近的空气相对也会减少,气压会降低。然而赤道附近不是密封的,这里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其它空气多、气压高地方就会有空气“流”过来,这就造成了赤道两边的信风带。

十、赤道低气压带有没有风?

有风。

赤道低气压带:因为赤道附近地区终年炎热高温,所以相对赤道两边的中纬度地区来说,它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区(盛行上升气流)!风从高压地区(冷的地方)吹向低压地区 ,又因为地球自转(自西向东)故:北半球的风,就形成了东北风;南半球吹向赤道的风则因地球自转形成了东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