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厄瓜多尔有2条赤道线,为何人类在错误的赤道线上建立纪念碑?
赤道纪念碑 [Equatorial Tablet]
厄瓜多尔和索马里的名胜。两国都处于赤道通过的地方,各自都在适宜部位建造了这种纪念性标志碑。在全世界赤道穿过的国家有十多个,但建有纪念碑的只有这两个国家。
厄瓜多尔赤道纪念碑分为新旧两座。旧碑落成于1774年,位于西经78°27′8〃和纬度0°交叉的圣安东尼奥镇,南距首都基多24千米。碑高10米左右,通体用赭红色花岗岩建成,造型呈方柱形,四周刻有E.S.O.N.四个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吵型,以纪念对测量赤道、修建碑身作过贡献的法国和厄瓜多尔的科学家。碑身上刻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字样。碑顶是一个醒目的大型石刻地球仪,上面有一条象征赤道的白色中心线,从上至下与碑东西两侧台阶上的白线相连,这条白线把地球分为南北两部分。每年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从赤道线上经过升坦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相等。这时,厄瓜多尔人要在此举行盛大的迎接太阳神的活动,感谢太阳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厄瓜多尔人称这块纪念碑为世界之半。旅客们喜欢站在石阶上拍照留念,双脚分别踏在白线两边,以示自己同时站在南北两个半球上。1978年被联合国公布信纤为世界文化遗产。1981年厄瓜多尔政府决定在此碑附近的埃基诺西亚尔谷再建一座新的赤道纪念碑。新碑落成于1982年8月9日。其外型基本与旧碑相同,但比旧碑大三倍:高30米,直径4.5米,重4.5吨。碑的东西刻着:西经格林尼治78°27′8〃,纬度0°0′。碑里修建了电梯,碑顶设有了望台。在纪念碑前方,有一条石砌的长长的通道,通道两旁矗立着一些石雕群体。凡是到基多旅游的人,都可领到管理部门签发的一张证书,证明其某年某月某日曾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一游。
另外,索马里赤道纪念碑位于索马里南部港口城市基斯马尤以北60千米处。它是一座3米高的水泥建筑物,顶端装有地球仪和一根东西向的指针,作为赤道线的标志。
二、赤道地面标志是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基多么?!
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
地球赤道通过厄瓜多尔等11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乌干达、肯尼亚、刚果(民)等国,共建有五座赤道纪念碑标志。
厄瓜多尔是赤道之国,赤道线贯穿其首都基多城北24公里的加拉加利镇,是世界上首都建在赤道上的唯一国家,有“赤道土地”、“赤道首都”,“世界中央城市”之美称。
印第安人把赤道线叫做“太阳之路”,而将基多叫做“地球中心”。1740年在赤道线上建了一座简易纪念碑。造形为一个圆形无顶的太阳观察台,其旁还建了太阳神庙。1744年在离基多北24公里处即纬度0°、亮雀高程2480米的高地上,矗立了一座世界最早的赤道纪念碑,碑高10米,以赭褐色花岗岩砌成四方体,顶端竖一颗石刻地球仪,南、北两极对着南、北方向。球腰围一道代表赤道的白线,碑身东西两侧各有一道红白线向上与地球仪的白线相接,此道红白线就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线。碑上刻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的碑文。碑的四个方位刻有E、S、W、N四个字母,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刻有历代对测量赤道有突出贡献的地理学家的名字。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测量协会对这条赤道线作了多次复测,发现精确的赤道线位置应该是原碑以南2公里处。于是1982年8月9日在新址建立了一座更宏伟的现代化赤道标志塔。新碑与旧碑造型一样,只是体积放大10倍,碑高30米,坐落在一个直径100米的大圆盘上,碑顶放置直径4.5米,重4吨的铝质地球仪。东边碑面刻有:纬度;零度;经度;西经78°27′8″。碑体中空,有电梯直通碑顶了望台。立于碑顶答滑,远近风光尽收眼底。碑的周围广场占地15公顷,建了博物馆、展览厅、商店、酒家、邮局、游艺场等一系列附属建筑物。每年3月21日(春分)和9月23日(秋分),是太阳光两次直射赤道线之日,当地居民聚集碑前广场,隆重举行祭日仪式,尽情歌舞,感谢太阳给厄瓜多尔人民带来光明和幸福。基多赤道标志广场已成清键腊为最吸引人的科学旅游胜地。
是
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
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赤道经过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赤道经过的陆地
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岛屿(群岛):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键友槐岛、马尔代夫群岛、吉稿友尔告羡伯特群岛、莱恩群岛
三、如果在印度尼西亚,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穿过了赤道?
要看你朋友在哪个地方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在赤道线上。
最此竖简单的情况是去西加里曼丹省省会城市坤甸,出城半个小时左右有个赤道纪念碑,在路上的,人可以下车走到纪念碑那里,不仅可以玩“一秒钟到南半球、一秒钟回北半球”的游戏,还可以玩两脚分别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游戏。
赤道纪念碑位于印尼坤甸,距离市中心约3公里,标志着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间的分界线赤道。
第一座饥袜赤道纪念碑由荷兰的森肢大地理学家建于1928年,1930完成,1990年增建圆顶保护原碑,使其规模达到其原始大小的五倍。1991年9月21日隆重开幕。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