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赤道以北最远的地方?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6-06 15:28   点击:27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赤道以北最远的地方?

北极。

地球是个巨大的椭圆形的球体。南北两个点分别为北极和南极。中间直径最大的为赤道。以赤道为界,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地球绕着太阳镜不停地公转,它的热量来自于太阳的辐射。太阳正对着赤道,所以在赤道地区太阳是在正头顶,是直射,所以赤道地区接受太阳辐射最多,也最热。以此类推,南北极接受辐射最少,我是最冷的。

二、纬度与经度的划分:以什么为界以北是什么纬用什么表示以南是什么纬用什么表示?

纬度与经度的划分:以什么为界以北是什么纬用什么表示以南是什么纬用什么表示?

答案:纬度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

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假想线),在地球中

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叫做纬线。定义为地球面上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经度(longitude)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点的经度是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不像纬度有赤道作为自然的起点,经度没有自然的起点,做为本初子午线的那条线是人选出来的。英国的制图学家使用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德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在1884年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格林尼治的子午线被正式定为经度的起点。东经180°即西经180°,约等同於国际换日线,国际换日线的两边,日期相差一日。

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但偶尔也有人把东经写为负数,但这相当不常规。

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一起确定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

同一经线上,纬度的每个度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以赤道为界,以北是北纬,用“N”表示,以南是南纬,用“S”表示。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纬度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三、南北半球分界线是什么、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什么?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拍清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帆培的划分是以袭轿前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全球可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扩展资料: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的变化规律:以赤道为分界线,越靠近两极的地方,纬度越大,相对应的是,靠近北极是北纬(N),靠近南极的是南纬(S)

2、经度的变化规律:以本初子午线(0°)为起点,向东为东经(E),向西为西经(W),无论向西向东,都以180°为终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纬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半球

南北半球是以衫余赤道(0度纬线)为分界线。

北半球是指地球赤道(0度纬线)以北的地区;

南半球是指腊陪地球赤道(0度纬线)轮塌蠢以南的地区。

东西半球是以西经20°、东经160°为分界线。

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的区域。

西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西,东经160°以东的区域。

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野仔0度纬线)――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以南的是南半球。

一、什么是赤道?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赤道半径6,378.2km,赤道周长40075.7km。

二、赤道地形

1、赤道经过的行星级地貌:

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2、赤道经过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3、赤道经过的陆地:

(1)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2)岛屿(群岛):巴都群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哈马黑拉岛、马尔代夫群岛、吉尔伯特群岛、莱恩群岛。

三、赤道气候

1、赤道穿过的气候区

(1)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多雨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

(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3)高原山地气候:日温差不超过10℃。迎风颂指汪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多分布在在中纬度地区的逗让高原地区,如安第斯山脉。

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

东经160度西经20度的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之所以这么而不以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划分是为了不让一个大陆或国家分到两个半球。0度180度经线圈表示新一天和旧一天的分界。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并不乱棚是严格按照着两条线划分的,因为即便是这样 ,仍然会有一些国家会在两巧陪腔个半球或孝衫同时是今天又是明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