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故乡在全椒的散文

来源:www.yingdongcun.com   时间:2023-08-23 17:23   点击:2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关于故乡在全椒的散文

《故乡》

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描写故乡应应更加身心体会故乡的点点滴滴;可以死参考:清风文学网

二、关于呼伦贝尔草原散文

《茫茫大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是苏醒了的一本古书/它的绿色封面/被风的手指掀活/现出了/敕勒歌里风吹草低见牛羊//低沉的吟诵 /古韵虽已久远 心已贴近/只是诗人的脚印/不见了//我从远方来/聆听草尖读熟的诗句/走进原始 走进古典 走进活体/并小心地不去惊飞小鸟/珍惜此境//此行,我孕育了许多诗,不再表述了。

这茫茫无际的天然牧场,历史上许多北方游牧民族都曾在此游牧,成长壮大,繁衍生息。那时我在北京工作,我们的吉普车,当开进草原深处,陪同我们的蒙古族同行,以特有的豪爽、奔放的热情,为我们领路,至少不用担心迷路。为我们介绍那里最原始、最淳朴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目睹从未见过的飞鸟成群、水天一色、偶尔也能看到一个蒙古包立在草原深处。

走了二个多小时后,主人把我们引进了几只蒙古包若离若连在一起的旅游点。走走看看息息,这样的安排倒是十分周到。 片刻,主人牵来了几匹马,让我们做一回蒙古人驰骋草原的潇洒,或者在草原上躺一回,望着寂静的蓝天。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坐进占有蒙古民族花纹的白色蒙古包里,品尝现场宰杀的牛羊,喝一杯醇香的奶茶和美酒,吃一顿鲜嫩的手扒肉,是好客的民族点燃了我们的美好。

此刻,给我的感觉是,蒙古朋友真行,除了赛马、套马、驯马、角力,还那么热情好客,我深受感动。但我的顾虑比别人多,如果要我喝酒怎么办?我知道这是蒙古民族招待朋友的最高礼节,又以金杯、银杯的献酒方式,是你无法推托的举动。多少年来我是滴酒不进的人。蒙古包里,已经是沸腾了的一锅粥,主人热情招呼,又是倒奶茶又是倒奶酒,边吃边唱。当大碗喝酒添加的过程中,我也只好随机应变,挑起他们唱歌来拖延时间。直到有两位我们北京来的同事醉了,被抬进草原吹风醒酒,这才平静了下来。我是带队的,我很担心。而主人无所谓,像是很有经验,将他俩抱出去,四脚朝天往草原上一躺,让他们吹拂草原的风,也不会吐,一小时即可醒来,似乎很有把握。欢乐的时光感觉过的很快,一会太阳就要落山了,暮色垂临,镶嵌在天边的火红的落日,显得是那样的美丽,在悄悄离去。真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好美啊、回到满洲里宾馆,我一口气地写了九首诗。——散文作者:新浪博客:严迪

三、下面哪些文章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散文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人教版课本与其他一些选本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看不到你的选项,只能给出答案了

四、推荐几篇名家描写北戴河的散文,只告诉名字就行。请一定是名家的,谢谢。

《山海胜境北戴河》周沙尘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五、美景相伴的散文

美景相伴

浅夏的时节,沥淅的雨水过后,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样的黄昏,很适合沏一杯清茶,静坐在阳台蓊郁的花草旁,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熙攘的世俗中,每天,我都习惯了坐在阳台前,揽一份清宁,将心中的柔软,生活的点滴,容进这片我辛劳种植的花草之中,溶入心灵的花海之中……

一直的,喜爱养花。喜欢那种自然,且淡雅到极致的美,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款步有声,舒缓有序;一弯浅笑,万千深情,尘烟几许,浅思淡行的生活情愫。但熙攘的时光,常让我感到心海浮藻,身似茧缚。怅然之时,总是渴望能做一个如梅傲骨若荷清淡的女子,于时光深处静看花开花谢。

于是,我的思绪深处,无端常想到梅园里翩翩起舞的梅妃江采萍;想到藕花丛中,争渡,争渡,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曾一直感想,倘若我有三分薄地,我一定不会种蔬菜,也不种五谷,只种花。无论品种稀有或平常,味道浓烈或淡雅,叶子柔韧或挺拨……只要是花,我都喜欢,都种上。每天与百花相伴,打理花草,看花开花谢,不理会红尘繁杂之事,生活在花的海洋,花的世界里,那种暗香拂袖,盈满心房的感动,应该是似梦境般的美好。

常常羡慕,丹青图中,古仕女踏雪寻梅的意境,那梅园里翩翩起舞的身影,定是人世间最美的一道风景。向往从诗经里翩翩溢出的兰香,水一般的清婉,淡淡的透过岁月的起伏和梦的氤氲,绕于深深庭园,怎一个美字了得?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容不得我超然物外,避身桃源。

俗世中,我既没有梅园,也没有兰庭,甚至连种花的一块薄地也没有……,没有世外桃源,水云烟溪,那么,我何妨不在世俗的夹缝中为自己的心灵凿出一条心径来呢?为自己焦渴的心灵营造出一片绿色的浓荫,为自己淤塞的胸襟垦植一份旷朗的心情,以脉脉的情愫给心灵以慰藉和关爱,以汩汩的清泉濯涤心灵的尘埃,在一种清幽的精神境界中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坐在时间里,静享独处的时光,看书品茶,听听音乐,养几盆并不名贵的花,让素淡的日子有生命的活力,让烦闷的心绪有释放的空间,让浮躁的灵魂有恬静的归宿。也许,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吧!

于是,闲遐之时,我来回跑花草市场,不辞劳苦的购了多只花架,和几十个大小材质形状都不一样的花盆,在屋内阳台上摆了一溜坛坛罐罐。还陆续种上了兰花、绿萝、万年青、蕙兰、吊兰等并不名贵且容易存活的花。我的阳台在我的辛劳打理之下,一下子变得绿意满室了。

我的心情也随之愉悦起来。

尽管,每次搬运泥土和花盆,都累得我汗流浃背,浑身瘫软,可是我很开心。阳台,因此也成了我家的小屋最为抢眼的一道风景。花种在盆里,也种在我的心里。从此,我一丝不苟地为这些花草浇水、松土、掸尘,每一个动作都细致入微,仿佛在触摸自己儿时的梦。

有了这些花花草草的日子里,我就在这种清香中出来进去地忙碌着,计数着自己快乐的时光。心,也变得没有杂念,简单,清澈,安然。

欣赏着自己种的花草,见证着花草的成长,在一剪流云中倾听花朵盛开的声音,是一件喜悦,怡人的事情。于是,喜欢在阳光的午后,倚在阳台前,捧一本书,品一壶香茗,闻一闻草馨花香,感受生命旺盛的真谛和蓊郁的盎然,喜欢无所事事或身心疲惫的时候,给花草松一松土,淋一淋水,放松情怀,不理世俗,热爱生命,感悟生命;喜欢夜晚来临的时候,花前月下,起舞清影,沉淀燥动喧嚣的心灵,展开想像,静静享受生命的美好。“天地有大美而无言”,天地之美在于风景名胜,也在于“阳台盆中无名花”。苍茫绿野中,我认为,淡中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至美。

喜欢这个有花的阳台,终于发现,这里除了花草,还有一个如此淡定安然的自己。

婆娑的世界里,在这些绿色花草的身上,我找到了些许纯真,生命的纯真。我的心也豁然开朗,一滴清水,确实无法淡化一池浑浊,但就因此,那一滴的清纯,才更显珍贵,她曾经纯清过的时光也显得更与众不同。世事的嬗变中,这样的与众不同,如孔圣人的要言妙道,司马迁的千古绝唱,曹雪芹的行云流水,鲁迅的入木三分,达尔文的坚定执著,让人感动不已、心驰神往。

“身在名场翻滚,心在阳台赏花”。几朵初绽的小花在微风中娉婷的摇曳着,那淡淡的紫色是阳台别致的颜色,是我喜欢的色彩,不娇娆,不魅惑,素素的,以一袭淡雅润开着,唯美又清雅。静坐在阳台之上的我,这一刻,松散的长发,被轻柔的风吹得飘逸而又柔媚。独特的清香中,闭上眼,我仿佛也变成了一抹浅浅的淡紫,随风起舞,摇曳……

折叠的思绪翩跹在风姿万种的花草间,缱绻的遐想中,我知道,这一室清雅,是喧嚣里轻绽的唯美悠香,足以为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小憩的净土,这一份淡烟,是心曲里逸出的最美音符,足以安息一颗疲惫的心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