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博物馆文物藏品相当丰富,共收藏各类文物5万余件。其中有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古象等动物化石;有裴李岗、大河村、点军台等遗址出土的能代表一种文化类型的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用具;有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精美古朴的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等;有郑州地区出土的各种纹样的汉代画像砖;有艺术价值颇高的魏、唐、宋石刻造像;有苏轼草书《醉翁亭记》石刻;有绚丽多彩的瓷器、明清及近代名人书画等珍贵文物1万多种。
1.商代饕餮乳钉纹铜方鼎
该鼎高 81 厘米,口长 55 厘米,口宽 53 厘米,重 75 公斤,1982 年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青铜器窖藏坑出土。铜鼎口近正方形,平折沿,方唇,口沿上有圆拱形外槽式双耳,两耳略向外张,内侧素面,外侧耳槽内有一道圆拱形凸棱纹;斗形方腹,平底,下附四个圆柱形空足。腹部饰带状饕餮纹和乳钉纹,饕餮纹用宽线条构成,目鼻凸起,类似浮雕;乳钉纹呈带状饰于鼎腹四隅和下腹部。鼎腹壁和底、足间有烟熏痕。饕餮乳钉纹铜方鼎的底部和腹壁表面附有一层烟炱,说明这件器物应具有实用作用,可能作为炊煮器使用。该器造型厚重,体量巨大,颇具王者之气,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极大地开阔了学术研究的视野。
2.商代兽面纹铜爵
郑州商城遗址出土,高 18.5 厘米,侈口, 流长尾翘,口沿近流部立两菌形柱;束腰,腰部侧有一弓形鏊;平底,下承三锥形足,足尖微向外撇;腹部饰一一周宽线条的兽面纹,铸作精美,纹饰流畅。此种造型和纹饰的铜爵是商代前期的标准风格。
3.仰韶文化白衣彩陶钵
郑州白庄采集,高 21 厘米,口径 25.5 厘米,钵敞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收敛,小平底。泥质红陶制成, 肩腹部彩绘装饰图案。装饰图案先施一层白色陶衣,然后用褐彩描绘出三组方连图案, 图案由圆、方、月牙等相互叠错, 黑白对比强烈,极富有装饰性和节律美。
4.唐代白釉双龙瓷尊
高 51 厘米,口径 11 厘米。盘口,卷沿,圆唇,细颈,深腹,腹上部较为丰满,下部收束,平底。尊颈部饰瓦棱纹,在尊的口沿和肩部附有两个对称的龙首形耳,龙首伸向尊口之内作饮水状,妙趣横生。通体施白釉,釉色洁净,光亮润泽。
5.徐悲鸿《雄狮图轴》
纸本,设色,纵107.5、横109.5厘米。绘一雄狮,矫健雄壮,毛发凌乱,双目圆瞪,有傲然不屈之势。该画左上题五言诗一首:"凛凛百兽尊,目中无余子,剧知有长蛇,瑟瑟暗中伺,高行何所畏,浩然气足恃。廿三年初冬了然仁弟存念悲鸿"。钤方印两枚,上为"悲鸿之印",下为"东海王孙",均白文;右下角钤"吞吐大荒"方印。
6.明代沈周《深山策杖图轴》
纸本墨笔,纵151厘米、横38厘米。绘峰峦叠嶂,行云缭绕,树木丛生,一扶杖老者跨溪过桥,漫步于深山溪畔之间。钤"白石翁"白文方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