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国家博物馆 参观须知?
1.文明参观须知
请观众在开放时间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入馆参观各免费展览;
入馆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请勿将各类禁限带物品及宠物带入场馆;
醉酒者、限制行为能力者、衣履不整者谢绝入馆;
幼童、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由成年人看护入馆;
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并请将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请观众不要使用馆内电源;
严禁翻越围挡护栏、触摸展品,请自觉爱护展览、服务设施,如造成损坏,须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展厅内请勿饮食,请在指定区域就餐;
场馆内请勿吸烟,请勿随意丢弃杂物,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场馆内请勿奔跑、追逐、打闹、攀爬、躺卧;
允许拍照的展览,请勿使用闪光灯、自拍杆和脚架;
在场馆内进行讲解、讲学、调查、摄录等活动,请提前向馆方申请,依照规定获得许可后方可实施;
馆内谢绝使用电动轮椅、老年代步车;
场馆内请勿推行轮椅、儿童推车等使用扶梯,如有轮椅、儿童推车或其他使用直梯需求,请于现场拨打电梯使用电话;
请听从工作人员引导,协助我们维持好展厅内的参观秩序和良好的参观环境;
如遇我馆重大或临时性活动,须遵从我馆安排;
如遇各类突发事件,请服从工作
二、中国国家博物馆可以随时参观吗?
去国家博物馆是免费参观的国家博物馆是早上九点整对外开放,每天限制参观人数为5000人由于限制是十一期间,人流量比较大要想去里面参观必须在早上六点到七点半在国家博物馆西门排队等候才有机会进去排队的第一个关卡就是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免费领取国家博物馆门票第二个关卡就是进入国家博物馆大门前要进行全身搜查检查,方可入内参观
三、国家博物馆参观文案?
1、紫禁城的正门——午门
2、600年来,门内门外走走停停唯独午门伫立百年不变
3、见证过意气风发,也承受过落魄衰落就像才子杨慎的一生,跌宕起伏
3、春来花开,翩翩随风起
4、飘落桃红满地,弱水三千里
5、朝朝暮暮,心念念,都是于你
6、泪洒漫天,落红泥
7、花谢花开,偏偏不由己
四、国家博物馆参观目的?
参观博物馆的目的
参观博物馆目的是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兴趣,培养博物馆意识,并通过这个窗口渗透进历史、人文、科学启蒙知识的源源活水,从小奠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日后进入学龄期发奋学习、增长知识才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国家博物馆参观攻略?
想要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话,可以提前1-7天在国家博物馆官网或携程实名制分时段预约门票,门票是免费的。可以去看四层的展品,包括中国古代钱币展、中国古代瓷器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书画、中国古代佛造像、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等。
开放时间为9:00-17:3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可提前7天预约(每天17:00放号)。停车需要注意国博停车场不对外开放。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到你哦。
六、国家博物馆参观顺序?
博物馆分为五层,共有四十八个展厅,展厅面积非常大,而且展品数量也很多。整个国博细细看下来至少需要一天,不仅是一场长知识的头脑风暴,单是一路走下来也是件很考验体力的事儿。
一般游大约3小时,重点看《古代中国》和青铜展。
进入博物馆后,直奔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展厅,这里的展品按照远古到明清时期的顺序排列,像一部中国通史。参观时记得从展厅北侧序厅的入口进入,这样可以从远古时期开始顺序浏览,不然就该从明清往回“穿越”了。
在这里即使你对文物不太了解,也一定能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文物,精美程度堪称中华文明的精华,非常养眼。
从《古代中国》出来,乘电梯来到位于三楼中央大厅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厅,青铜展的鼎也是博物馆的看点之一,尤其是司母戊鼎、圆鼎子龙鼎、以及内壁有近三百字的大盂鼎,浑厚而精湛,我国青铜时代出类拔萃的作品都集中在这里了。
如果还有时间,可继续浏览其它专题陈列,包括佛造像、玉器、钱币、瓷器等,可挑选几个感兴趣的参观。如果对近现代史感兴趣,推荐前往一层、二层的《复兴之路》展厅,这里的展品也是按照时代顺序排列的。此外,在一层的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陈列可看到有名的《开国大典》油画。
以上这些常设陈列每天都有专业讲解员和志愿者提供定时讲解,每个陈列的讲解时间大约在一小时左右,到时在展厅入口等候即可。
听完讲解,你可以自己随意在展厅内逛逛,或者看看此时感兴趣的临时展览。如果有小朋友一起来,可以试一试教育体验区的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历史生动起来,对小朋友是很好的启蒙。
七、国家博物馆参观路线?
参观路线:b1层(负一层)古代中国展厅(这个真的好棒哦,也是我逛得最久最喜欢的馆,像沉浸式的走进了历史书梳理了所有的时代的文化和变迁)➡️复兴之路厅(我之前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所以我很快就走完了)➡️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除了人多导致参观效果不佳之外还不错建议早点来,我恶补的纪录片好像没有什么用忘得差不多了)➡️东方吉金➡️片羽重辉➡️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这个有意思,比较建议)➡️中国古代佛造像➡️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八、中国国家博物馆多长时间参观完?
谢邀!
中国国际博物馆不算很大,走马观花打卡式参观,最多半天时间就可以全部走到。如果不赶时间,想要认真看一点东西,一天时间可能有些紧张。
如果您是外地游客,建议您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有所侧重提前设计,先安排充足时间去看重点展览,然后用剩余时间观看其他展厅展览。如果时间充足,建议花上两天时间从容参观。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博物馆大厅及通道走廊上也有很多精美绝伦的现当代雕塑作品,其中不乏绝世经典作品。此外,还有其它类型的一些现当代艺术作品,它们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高。这些作品虽然没有放在专门展厅,但是错过也非常遗憾。
总的来说,建议您准备尽可能多一点时间。毕竟中国国家博物馆算得上中国目前水准最高的博物馆,如果您能够再遇上水平高的志愿者为您义务讲解,那真的很爽哦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参考。
谢谢!
九、如何参观博物馆?
相对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博物馆可以说是最奢华的教育方式了,没有之一。它可以将所有你想知道的东西通过各种先进的多媒体形式来展现,甚至直接把实物放在你眼前,不觉得比IPAD什么的高端的多了么。由于专业和自身兴趣的的关系,去过很多的博物馆、文化馆和纪念馆。长三角附近知名的差不多都去过了。最开始的时候也出现了题主的困惑,后来逐渐摸索出来一套参观博物馆的流程和方法。
简单地说,我认为参观一个博物馆,其整个流程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 信息收集
- 物资准备
- 参观现场
- 参观后期
下面依次介绍这四个部分
一、信息收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省级博物馆通常面积很大,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盲目的去,既浪费时间和精力又难有收获。所以提前做好功课是十分必要的。
大部分有心参观的人都会提前了解一下,可是重点是要了解那些信息呢?依据个人的经验,我认为前期的资料收集时需要重点注意的以下几个方面
1、博物馆的基本介绍,让你先从大体上了解这个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丝织品;越国的青铜器,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等窑口的青瓷,会稽古铜镜和湖州古铜镜;明清浙籍书画家的作品等,均为闻名遐迩的文化瑰宝。
这是百度百科上对浙江省博物馆的介绍,看似毫无用处千篇一律,但是实际上这简单几句你就可以知道浙博的建馆时间、类型、馆藏数量、重点的展品类型等信息了。
2、博物馆的位置和馆区,注意一下该博物馆是不是有多个馆区,选择自己中意的馆区。
3、开放时间。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是并不是非常规范的符合我们正常的作息习惯的,而且也会定期做一些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不提前得知就可能走空一场。这些时间信息及其改动在博物馆官网上都有通知,比如浙江省博物馆的孤山馆区在今年7月19日~21日就因为设备升级和检修闭馆。同时也要注意每日不同的闭馆时间,以方便规划自己的参观计划。
4、博物馆中的专题展。了解一下想去的博物馆有哪些专题展,哪个是做的最好的,有哪些特展。比如浙博武林馆区的最专题展区是越地长歌和山水之间。其中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就位于该馆区。
以上就是我平时参观博物馆时比较注意收集的信息了,前期信息的收集主要是有三大目的,一是了解博物馆,确定参观的目的和重点;三是规划参观行程,展览面积、开放时间、各个馆区等就是为了他服务的。只要抓住这两个目的,再收集什么样的信息都是参观者自己意愿了。
二、物资准备
很多人带个小包里面放个钱包手机什么的就去了,去了之后才感觉各种东西没带。请一定要记住参观博物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是一件费脑力和耗体力的活儿。一般而言,参观一个省级博物馆没有三四个小时是不可能的。所以参观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物资准备。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我先说一下我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的物品准备吧。
电子产品:手机、相机、IPAD和充电宝。博物馆里可能没有那么多可以充电的地方,就算有也不太容易找到,所以移动电源是必备的。我习惯于做电子笔记,所以纸质笔记本我就不经常带了。
食物:一般来说几个小时逛下来肯定会很累的,所有提前带一点食物也是很有必要的。一般会带面包和矿泉水就够了,重点是充饥而不是朋友圈。此处建议不要带一些吃的时候有声响的东西,比如薯片饼干或者瓜子什么的,你是去参观博物馆,不是去电影院看电影。特别提示不要带泡面,那玩意香飘十里,实在是扰人心绪。现在管理越来越严厉,一些展馆里连水都不让喝,所以也不要带太多,以免不让吃成为负担。
特别物品:纸巾和耳机,这两个都是好东西,总会有用到的时候。
三、参观现场
说了这么多终于到参观现场了。参观博物馆不是直接进去看看展品,拍两张照片就OK了。这是一个更新认知的过程。此处可以粗略的分为两个部分,参观前和参观进行时。
先说参观前,也就是你到了博物馆但还没有开始场馆的时间段。当你进入博物馆后,不必急着钻进一个展厅看展品。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同时略作休息。这时候可以做的事是
- 首先是领取宣传册,利用自己收集的信息和宣传册,了解一下各个展区的位置,规划一下自己的参观流程,哪些展可以舍弃,那些知名展览是重点要看的,应该怎么走。
- 依据自身情况,如有必要可以租借讲解器或者讲解员。
- 进入某个展区后,先在展区内走一圈,了解一些展区的动线安排,这样就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浏览展品,减少不必要的走动。错误的动线也不利于对展示信息的获取和整合。
然后就是真正的参观过程了。
- 首先进入某一个展区后,先要重点看一下前言部分,这一段文字通常是对整个展览的介绍,告诉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展览了什么,分为哪几个部分,是按照时间还是空间顺序来诠释展览主题等等。然后在参观过程中,你依据这些线索不断了解各个部分的细节信息,不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
- 在参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先看文字再看展品,在把握整体线索的前提下丰富细节。不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结果就是出了博物馆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 在过程中可以拍一些照片,展品和文字都可以拍下来,方便思路整理。拍照的时候注意光线问题,博物馆的照明都是经过设计的,某些地方会很暗,注意不要随意使用闪光灯。
- 参观一个展览,其实需要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同时要有完善知识体系的观念。哪怕你的知识体系是残缺的都无所谓,一定要有体系的意识。残缺嘛刚好可以参观博物馆来完善和补充。参观博物馆,是对你以往的理论的书面的认识一个梳理和完善,深化你对某些东西的认知。比如在参观浙博的《昆山片玉》展览之前,我仅仅知道浙江有越窑和南宋官窑,越窑很出名,但是具体是因为什么我比不太了解;我知道青花瓷,但是也仅限于知道而已。所以参观《昆山片玉》时,我就想知道浙江有哪些名窑,具体在什么位置,各个窑口又有什么样的特色以及它在瓷器史上的地位。
- 相对于其他的学习形式,博物馆会更加准确而系统的传递信息。跟你说千万遍青花瓷好看,秘色瓷牛逼不都会有多么深刻的认知,但是真的那些东西展现在你面前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所以希望各位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
四、参观后期
参观回家之后,不要把那些照片和资料随手放在一边,发个朋友圈就完事了。应该趁这个时候把参观资料和照片整理一下。我觉得最适合整理这些东西的软件就是PPT了,图片和文字都可以有适当的发挥,同时方便展示和后期浏览。
以上就是我参观博物馆的方式和方法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欢迎指正,如有雷同,谢谢惠顾。
十、国家博物馆参观入场要票吗?
入场需要网上预约,手机公众号一搜就清楚了。
不需要购票,带身份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