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地质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馆距离?
山西地质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馆位于中国山西省太原市,两者之间的距离约为3.5公里。从山西地质博物馆出发,沿着南内环街向东行驶约2.5公里,然后沿着南中环街向北行驶约1公里即可到达山西博物馆。两个博物馆都是太原市的重要文化景点,展示了山西地质和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方便地参观两个博物馆,深入了解山西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二、度量衡,近义词?
没有近义词。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
基本信息
中文名度量衡
拼音dù liàng héng
外文名Weights and measures
度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
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三、度量衡什么?
度是指计量物体长短用的器具。量是指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是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
四、山西博物馆排名?
1:山西博物院(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北段13号
2:大同市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大同市南郊区太和路
3: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国家级博物馆 4A景区)
地址:长治市武乡县城太行街363号
4:临汾市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临汾市尧都区海子边40号
5:中国煤炭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4A景区)
地址: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2号
6:山西地质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滨河西路北段(省博物馆北侧)
7: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文物保护单位 4A景区)
地址: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
8: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晋中市祁县东关镇乔家堡村中堂街2号
9:运城博物馆(国家级博物馆)
地址:运城市盐湖区禹西路与魏风街交汇处
10: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国家级博物馆 红色经典景区)
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海子边东街99号文瀛公园内
五、山西博物馆讲解?
山西博物馆是一个非常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山西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山西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在山西博物馆,你可以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包括古代青铜器、陶瓷、书画、石刻、金银器等。这些文物展示了山西地区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你可以通过观看展品,了解到山西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以及艺术发展。此外,山西博物馆还有丰富多样的展览和主题展览,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艺术形式。你可以参观临时展览,了解更多关于艺术、历史和文化的内容。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山西博物馆的讲解,我建议你提前预约导览服务。导览员会为你详细介绍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展览内容。
六、山西博物馆等级?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七、秦朝度量衡铭文?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政局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统一度量衡就是他的一项重要改革。他用当时的最高法令形式——“诏书”颁布秦国的度量衡制度,废除其他各国的度量衡制度。诏书全文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皆明壹之。” 这篇诏书或在权、量(权即秤锤,量即升、斗)上直接凿刻,或直接浇铸于权,量之上,更多地则制成一片薄薄的“诏版”颁发各地使用,这就是《秦诏版》。
相传秦诏最初为李斯所书,不过设想一下全国那数不清的权量,上面的铭文当然不可能出于一人之手。加上官吏们对下级的意识决不如对天子那样恭敬,所以与《泰山石刻》相反,秦诏铭文中虽然也有严肃、工整的,但大多数纵有行,横无格,字体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生动自然。更有率意者,出于民工手中,或缺笔少画,或任意简化,虽不合法度,却给人们以天真、稚拙的美感。
八、度量衡课后感悟?
我国计量历史悠久,自父系社会末期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度量衡是计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也是几千年计量史的深刻写照。所谓度量衡的含义:度即尺,丈量物体的长度;量即斗,计量容积、体积;衡即秤,称量物品的重量。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当今的计量已远远超出了度量衡的范畴
九、南宋度量衡单位?
宋朝度量衡:度制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宋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1丈 = 312, 1尺 = 31.21寸 = 3.12, 1分 = 0.312
宋朝度量衡:量制
时代量制统一换算(毫升)宋1石 = 2斛,1斛 = 5斗, 1斗 = 10升 1升 = 10合1石 = 67000,1斛 =33500, 1斗 = 6700, 1升 = 670,1合 = 67
宋朝度量衡:衡制
时代衡制统一换算(克)宋1石 = 120斤, 1斤 = 16两1两 = 10钱, 1钱 = 10分1石 = 75960, 1斤 = 633, 1两 = 401钱 = 4, 1分 = 0.4
十、明朝的度量衡?
明代度量衡管理制度尽管完备,惩罚确属严厉,也只能保证官方明文规定的器具统一,却无法制止行私舞弊的现象。由于资本主义萌芽,货币地租取代了一部分实物地租,商品经济相对活跃,商人们勾结官僚地主,恣意增大度量衡器具,大进小出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激起了农民多次掀起反对“大斗剥佃”的斗争。
明代度量衡的考证
明代的尺度迄今所见明代尺仅五支,其中以嘉靖牙尺为最精,尺长32厘米,其它各尺,尺度长短不一,文献记载多以明钞与尺相校正,各家说法皆相近似,其中以明世子朱载堉《律吕精义》为最确当,今摘录如下:a钞尺(即裁衣尺),与当钞纸外边齐。b曲尺(即营造尺),与宝钞墨边外齐。c宝源局铜尺(即量地尺),比宝钞墨边长,比宝钞纸边短,当衣尺之九寸六分。今测得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完整之明宝钞三十九张,误差甚微,墨边平均长31.904厘米,纸边平均长34.015厘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