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西兰原住民人口?
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原住民,共有62万人。通用语是毛利语,属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
相传其祖先系10世纪后自波利尼西亚中部的社会群岛迁来。后与当地土著美拉尼西亚人通婚,发生混合,因此在体质特征上与其它波利尼西亚人略有不同。新西兰官方文献证明,毛利人是四千多年前从台湾迁出的原住民,毛利人参访台湾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祖祠,发现门窗开的位置、建筑梁柱等结构都和毛利人聚会所相同。
新西兰原住民是毛利人大约70多万人。
现在新西兰五百万人口中,70%为欧洲移民后裔,当地土著为毛利人,只占总人口的17%,此外还有亚裔以及大洋洲岛国的后裔。当年英国人殖民新西兰之初,毛利人大约只有10万,此后英国移民陆续来到新西兰,。
二、是否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今天太平洋岛屿上的波利尼西亚人与台湾土著人有直接关系?
没有,台湾土著人与大陆少数民族关系很深
高山族民族来源是多源性的,但主要来自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古越人的一支。自汉族居民移居台湾后,原住民族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平原,与汉族融合,称为平埔人,包括西拉雅族21社,洪安雅族13社,巴布萨族9社,巴则海族4社,拔埔拉族4社,道卡斯族6社,凯达格兰族28社,噶玛兰族34社。另一部分仍定居于山区,受汉族影响较少,至今保留着原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特点,现在所说的高山族,一般指这一部分少数民族。
这一部分民族,大多分布在中央山脉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少数散居在福建、上海、北京、武汉等地。总尺嫌历人口约40万人,大陆散居有2909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纹面的泰雅族妇女高山族泛指早期即已居住在台湾的原住民族。就惯例讲,原住民族系针对迁徙而来的民族而言。属於南岛语系或者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该民族确实早于汉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在17世纪以前就已居住于台湾,他们的确有资格被称为台湾的原住民族。
虽然历史语言学者不认为台湾是南岛语言的发祥地。而就台湾的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也还无法将这两者关联在一起,但在大部分原住民族的神话中,可发现他们已把台湾视为其民族的发祥地。
在与外人发生接触以前,他们以刀耕火种的技术种植粟(小米)、芋头、甘薯等农作陵搜物,或饲养猪、鸡、犬等家畜家禽,兼营打猎和捕鱼。他们没有文字、货币,亦未建立城市,更无类似国家的组织。但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经济与宗教体系等。
根据学者的研究,台湾的原住民族可分为两大类∶1.住在西部平原与外界接触较早的平埔诸族,多已融合于台湾汉人正准备参加歌舞表演的布农族少女社会中;2.住在山区或东部平原的诸族,尚能保持其固有风俗与语言。后者目前共有泰雅、赛夏、布农、邹、邵、鲁凯、排湾、卑南、阿美、达悟、噶玛兰等11族,总人口约436,131(2003年)。
身着传统服装的鲁凯族男子高山族地区处于台湾中部山区、东部纵谷平原和兰屿岛上, 海拔5 0 0 至2 0 0 0 米,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
高山语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各地区高山语差别较大。目前起码有1 5 种语言,大致可分为泰雅、曹、排湾三大语群,泰雅人、排湾人、布农人等十多个分支。没有通用的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文。有阿美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同胞有自者猛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他们口头文学很丰富,有神话、传说和民歌等。
有的
这些说法通常是语言信樱冲学家与考古学家所主张
另外
基因研究也支持了
台湾原住民(更正 不叫土著族)与波力尼西雅滑歼人有很深厚的关系
另外九O年代PETER BELLWOODS与ROBERT BLUST两位学者
更主张台湾是南岛语系的起源地
这种说法在当下的学术界受到很大的颂源承认
其实有时候历史记载未必就是正确
相山闭信眼前,不要相信历史
我们北京土著里还有非洲的痕迹
这姿唯敏迹枝怎么说
三、太平洋那些孤岛的土著居民,是从哪里来的呢?
太平洋上有很多风光秀丽、海水清澈的小岛,比如帕劳、汤加群岛等等,这些地方历来便是闻名全球的旅游胜地,尤其受到国人旅游出行的青睐。
同胞们到了这些岛屿后,在享受海水阳光沙滩的同时,有些眼尖的人心里难免会犯嘀咕,为何这些四面环海、远离大陆的小岛上会有人呢?不仅如此,为什么这些小岛上的土著还和咱中国人长得这么像呢?看起来着实有些顺眼啊。
20世纪初太平洋岛屿上的美丽土著姑娘
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困惑的事,这些小岛和中国大陆隔着至少半个太平洋,有些甚至在南半球,为什么他们也是黄皮肤黑头发,和中国人长相如此类似?
心中泛起这个疑问的不只现在到那去的旅游者,早在数百年前,全球的学者们就有了同样的疑惑。
这个问题历史上一直没有解决,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分子人类学兴起,科学家们对太平洋岛屿原住民进行大规模的DNA检测和比对后,才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这些土著们的起源很可能是中国台湾!
强森,美属萨摩亚人,典型的波利尼西亚人
尽管此结论令人匪夷所思,但在DNA检测结果支持下,也逐渐为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们所接受。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及成果有很多,比如《台湾原住民Y染色体微卫星基因座之遗传人类学研究》、《台湾原住民MICA基因之遗传人类学研究》等等,本文不是学术论文,就不再赘述其中专业细节了。
而另一方面语言学家在对南岛语系(太平洋诸岛土著语言)进行研究后,发现南岛语系的起源也在台湾,这就在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结果之外提供了另一项证明。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从其他角度,比如我国学者的“肤纹”比对也提供了额外的佐证,因此太平洋各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们起源于台湾这个结论,虽然还没有得到最终确认,但目前国内外人类学学者已大部分认可。
这是一个震惊全球人类学界和考古学界的研究结果。
目前使用南岛语系的族群分布范围大得惊人,它西至非洲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到靠近南美洲的复活节岛,北至夏威夷岛,南到新西兰岛,其中仅波利尼西亚人这个分支的活动范围就高达2500万平公里,全球使用南岛语系的人口超过2亿5千万,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台湾背后那个最则轮唤坚实的基础――中国大陆!
(以下是本文核心内容,建议细读)
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台湾原住民是否起源于大陆!
台湾原住民通常以“高山族”统称,但事实上其一共分为16个部族,占台湾总人口的2%,其中阿美族为台湾岛上原住民人口最多的民族,泰雅族其次。
阿美族身材高大、骨骼粗壮,现代基因检测结果表明,阿美族DNA中O3-M122(后文简称O3)基因非常典型,而O3是汉族的主要特征,我国70%的汉族人具有O3基因,这一结果表明阿美族人实为汉族的另一分支。不仅如此,O3同时也是太平洋各岛屿上土著――波利尼西亚人的主要基因之一。
分子人类学的检测结孙凯果为台湾原住民主要部族起源于中国大陆提供了事实依据,而近年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则提供了更多实证。
台湾省八里乡淡水河口的大坌坑遗址是台湾最重要的古人类考古发现之一,据发掘结果来看,大坌坑文化处于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因此大坌坑文化基本可看作是台湾原住民的最早起源。
大坌坑遗址发掘结果显示大坌坑人有明显的粟种植传统,而粟米种植是中国大陆北方的典型农耕特征,当时南方人一般以种植稻米为主,因此可以判断,大坌坑人应是经过渤海南下的北方汉人。
而大坌坑出土的大量陶器,也充桐告分证明其与同时代大陆北方的仰韶文化具有密切关联。
原本那些孤岛是依附在各个大陆之上的,经过地壳运动,这些孤握早岛分离知皮蠢搭陪了,所以那些古岛上的土著居民也就跟着飘走了。
太平洋上有很多孤岛,上面的土著居民很像中国人,经过DNA对比,发现这些土著居民来自于中国的台湾。
太平洋孤岛上的土著居民有一些漂洋过海过去的,还有一些应该是大陆漂移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