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迪内尔有多高?
加迪内尔是一座位于法国南部的城市,海拔高度为30米。因此可以明确得出加迪内尔并不是特别高的城市。
加迪内尔的低海拔高度能够使得城市更加易于建设和居住。同时,其所处位置也决定了其气候较为温暖,适宜种植葡萄等农作物。
此外,加迪内尔的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建筑和文化遗产,是波旁王朝时期的重要城市。同时,加迪内尔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品尝美食、购物等。
综上所述,尽管加迪内尔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城市,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历史使其成为了法国南部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迪内尔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之一,其最高峰乔戈里峰海拔达到了8,611米。可以明确的结论是,加迪内尔非常高。
加迪内尔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段,是地球板块活动强烈的地区。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分支,包括加迪内尔山脉。
除了高度,加迪内尔山脉还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著名。这里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如雪豹、熊猫、马蹄蟹和高山植物等。此外,加迪内尔山脉也是一座国际知名的登山胜地,吸引着来自各地的登山者和游客前来探险和观光。
因此,可以说加迪内尔山脉不仅仅是一个高山脉,更是一个自然和文化的宝库,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保护。
二、什么花?求指教
这是愈疮木的花。
愈疮木的拉丁名意为“生命之木”,是分布在热带美洲的硬重木材用材树种,是牙买加的国花。
愈疮木(学名:Guaiacum officinale L.)是蒺藜科愈疮木属植物,常绿阔叶乔木,树高12米,胸径达10厘米。树冠中等,浓密,近圆形;树干常弯曲,树皮光滑,淡褐色并具灰绿色斑纹。偶数羽状复叶,对生,长6-13厘米;托叶小,长约1毫米。花直径2厘米,数朵簇生于叶腋或近顶生;花梗细,长3-4厘米。倒心形蒴果,两侧扁平,熟时橘黄色,每室有肾形种子1粒,种皮红色,肉质。花期12月至翌年9月,果熟期5月至翌年2月。
原产于热带美洲,天然分布从巴哈马群岛的北纬24°延伸至北纬8°的委内瑞拉,在墨西哥热带海岸、中美洲西海岸、加勒比海地区、西印度群岛的大部分岛屿和南美洲的北部海岸均有分布。中国广州的华南植物园1981年从夏威夷引种种植。
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湿润、向阳之地,生长适宜温度23-32℃,日照70-100%。生长缓慢,耐热、耐旱、耐湿。
可做园景树,幼树盆栽。木材坚硬可制器具,燃烧时具特殊香气。药用可制缓泻剂。深根性树种,根系发达,抗风性强,在风力10级以下极少出现折枝断杆现象。
其枝叶浓绿繁茂,树形美观,花色独特而花期长,木材具有独特的绿色材色和花纹,代表拥有者至高无上的身份和地位,深受人们喜爱,是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树种之一。
三、剑麻有毒吗
没事!
剑麻
【特征与特性】
剑麻属单子叶、旱生、肉质、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系,茎粗而短,叶片无叶柄,剑形,叶面上有白色蜡粉,圆锥花序顶生,花黄绿色,完全花(雌雄同花),果实为蒴果。剑麻具有喜高温耐干旱的特点。适于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21~37℃,最适温度为25℃。适宜生长的年降雨量为800~1800mm,最适为1000~1500mm,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和中性到微碱性肥沃土壤中,均能生长良好。
【繁殖】
剑麻多用吸芽或珠芽繁殖。吸芽是由地下走茎的芽点发育而成的小苗,一般在剑麻定植后8—12个月就开始发生吸芽。当吸芽在母株旁边生长到10——15厘米时就可挖取到苗圃中培育;35厘米以上的,可以直接定植。珠芽是开花后在植株上长出的珠芽,一般于春末夏初采下成熟的珠芽来培育,每株可采500—3000个珠芽,培育到约35厘米时即可定植。
【分布状况】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的龙加丹半岛,大多分布于南北纬30°间的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印度洋的一些岛屿和热带、亚热带广大地区,主产国家有墨西哥、巴西(主要是巴西东北部)、坦桑尼亚等国。我国剑麻栽培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地。云南、浙江、四川等地有少量试种。
【用途】
剑麻叶的硬质纤维具有拉力强、耐海水浸、耐摩擦、富有弹性等特性,可作渔业、航海、工矿、运输用绳索、帆布、防水布等原料。万一在野外遇险,身旁有剑麻的话。可以用牙齿咬断叶子的针尖部,然后可以抽出长长地纤维丝,可以直接用来缝衣服的。加工后的粕滓可作造纸、酒精、醋等的原料。此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短纤维(包括乱纤维),可制一般用的绳索、鞋垫、缰绳及手提袋等日常用品,也可用作家具的填充物,还可与塑料混合压成硬板,制成家具。叶汁通过发酵可产生沼气,还可提取糖及饲料干酵母,加工后的大量叶渣是良好的饲料,麻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药理作用】
神经-肌肉阴滞作用 剑麻提取物[相当于50-250mg(叶)/ml]可先增强鸡腹肌神经-肌肉标本间接诱发的收缩,然后阻滞直接或间接刺激作用引起张力持续但可逆性的变化。其作用类似去极化琥珀酰胆碱,而不同于非去极化的加兰他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