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莫多岛在哪里,哪里有旅游线路吗?
科莫多岛(印尼语:Pulau Komodo),中文又译哥摩多岛,是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西头岛屿。介于松巴哇与弗洛勒斯岛之间。南北最长40公里,东西最宽20公里,山丘起伏。由于火山和地震活动,科莫多岛的生态系统与世界其它地方隔离开来科莫多岛上独特的生态孕育出一些特有的生物,当中最著名的是地球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龙,以及地球上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的眼镜猴。
去科莫多岛的最佳途径是巴厘岛。大多数的游客都是从巴厘岛出发,经由Sumbawa(松巴哇岛)东部的Bima,或经由Flores西部的Labuanbajo(纳闽岛)去到科摩多国家公园。要去Bima和Labuanbajo都可以在每天上午的9:30乘搭飞机从Denpasar到Bima,周一和周六有接驳航线到Labuanbajo。
要去市区的话,还可在巴厘岛乘搭汽车或岛际渡轮。那儿还有很多当地的沿海轮船在Lombok(龙目岛)和Labuanbajo之间穿梭。这些船给游客们提供四天四夜的科摩多国家公园旅程,包含食宿每人$50。
若是在七八月的旅游旺季,到达Sumbawa后,会有渡轮将游客从Labuanbajo东部的码头Sape送到科摩多岛。其他时候,则有当地的旅游机构用合租船将游客从Bima或Labuanbajo送到Loh Liang岛或科摩多国家公园的其他岛屿。Grand Komodo Tours会提供一个从Bima到科摩多的四天三晚套餐,其中两晚在酒店一晚在在船上度过,价格为190美元。
机票:Denpasar到Bima 单程60美元
Denpasar到Labuanbajo 单程80美元
二、科莫多巨蜥的分布地有几个?分别在哪里?
蜥蜴亚目(Sauria)巨蜥科(Varanidae),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学名为Varanus komodoensis。产於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的科莫多岛和邻近的几个岛屿上。濒於绝种,现已列为保护对象。体长可达3公尺(10呎),重达约135公斤(300磅),寿命约100年,能挖9公尺深的洞,生卵其中,至4、5月分孵出。幼体在树上生活几个月。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每天出洞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
在印尼的一些小岛上能发现科莫多巨蜥。这些小岛最大的也不过长32千米,宽19千米。科摩多巨蜥是一种巨大的蜥蜴。成年雄性科莫多巨蜥大约有3米长,136千克重。 皮肤粗糙,生有许多隆起的疙瘩,无鳞片,黑褐色,口腔生满巨大而锋利牙齿(世界二十六种巨蜥蜴,只有它有牙齿)。但是,它基本上是“哑巴”,声带很不发达;即或激怒时,也仅能听到它发出的“嘶嘶,嘶嘶”的声音。它扑食动物时,凶猛异常.奔跑的速度极快。它那巨大而有力的长尾和尖爪是扑食动物的“工具”。科摩多巨蜥,它的口这有许多的细菌它以岛上的野猪、鹿、猴子等为食。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扫尾巴,就可以将三岁以下的小马扫倒,然后一口咬断马腿,将马拖到树从中吃掉。吃不完时,它还将余下部分埋在沙土或草里,饿时可吃。生活在科摩多岛上的野鹿、野猪、山羊和各种猴子,见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饱后,趴伏于丛林间,沙滩上或礁岩上,甜睡,晒太阳。它善游泳,具有潜入水中捕鱼吃或在水下呆几十分钟的特殊本能。
三、西印度群岛 成因类型
西印度群岛成因复杂,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三类岛屿俱全。
西印度群岛自北向南分为巴哈马和大安的列斯、小安的列斯(二者合称安的列斯群岛)三大组群岛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岛四部分。
大安的列斯群岛是西印度群岛的主体,系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延伸部分,多属大陆岛,著名岛屿有古巴岛、海地岛、牙买加岛和波多黎各岛等。海地岛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是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
小安的列斯群岛主要由弧形排列的背风群岛,向风群岛及南缘的众多小岛组成,岛弧内侧以火山岛为主,外侧小岛多由石灰岩(珊瑚岛)构成,地势低平,特立尼达岛为大陆岛,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北段支脉的延续部分;多巴哥岛构造上属小安的列斯群岛,由火山岩构成。
巴哈马群岛多属在海底石灰岩浅滩上发展起来的珊瑚礁岛,计有大小岛屿700多个及众多岩礁,多属于珊瑚岛。
四、世界上有多少个岛屿
哪个就多了。数不清楚的。不过最下的是;
在太平洋中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一个美丽的珊瑚小岛,面积仅22平方公里,它就是富饶的瑙鲁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全岛略呈椭圆形,四周被珊瑚礁所环绕,海岸地带是一片银白色的沙滩,由此向内地面逐渐升高,是一圈近300米宽农作物环岛地带,再往里是高12~60米的珊瑚峭壁。从峭壁的横纹推测,瑙鲁岛的形成至少有上万年的历史了,
峭壁之上,就是占全岛面积85%的台地,也就是瑙鲁国的主体。瑙鲁国因离赤道仅53公里,所以终年气候炎热,雨水较多。
瑙鲁人口约8000人,主要分布在环岛地带的村落中。这个岛国人口虽少,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它的财源主要来源于岛上丰富的磷酸盐矿,在中部台地,几乎全部覆盖着这种优质的天然磷肥,厚达6~10米,总蕴藏量1亿吨左右,它是长期堆积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全国就业人口的60%从事磷酸盐矿开采业,年产量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巨额的收入保证了社会福利事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实行免税,免费住房、用电、打电话、医疗等,每3个人就有一辆汽车,但是这个国家从食品到淡水都需要进口。